上海新闻

努力塑造上海职工新形象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95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这既是对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也对工人阶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上海职工作为工人阶级的一员,要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积极姿态,塑造良好的道德形象,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世纪上海职工的道德风貌和基本素质应该体现在以下8个方面:
  一是爱国敬业的精神。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每个职工智力和脑力上付出辛勤劳动。职工实践爱国主义的行为具体地表现为敬业精神,通过每个职工发扬敬业精神,担负起各自的岗位职责,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履行爱国的责任和义务。为此,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要做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二是开拓创新的勇气。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所涉及的是人的内在素质,包括观念意识、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都要体现创新的特质。实现上海跨越式发展需要高层次的开拓创新,同样需要普通劳动者的开拓创新。职工要适应社会,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就要开阔眼界,大胆探索,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努力在创新中超越自我。
  三是诚信合作的态度。诚信的主要含义是无欺、守诺、践约,它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因此,广大职工要充分认识诚信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用诚信来规范职业行为。同时,还要提高沟通和合作这一基本素质。
  四是道德自律的习惯。道德自律和社会他律是道德实践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的一种自我立法、自我约束,缺乏自律的职业道德,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职业道德。要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除了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更要注重职工职业道德自律习惯的养成。
  五是终身学习的理念。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知识、新理念、新事物层出不穷,不学习就会落后于时代,被时代所淘汰。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广大职工要乘势而上,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关注新知识,开拓新思路,掌握新技能,做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的知识工人。
  六是现代社会的意识。相对于传统社会,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度和自由度都很高的社会,它为人们提供了自身发展的广阔空间。同时,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公民社会,它要求社会全体成员有强烈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共识,现代社会意识直接关系到职工的生存和发展,不具备现代社会意识,也就不具备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现代社会意识包括社会责任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危机意识、时效意识、效率意识、环保意识等。
  七是健康稳定的心态。职工处于改革和发展的时代大潮中,有动力也有压力,有机会也可能丧失机会。因此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就是要乐观豁达,健康向上,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具备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勇于竞争,奋发进取,积极投身改革和市场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持较强的进取心;自强不息,崇尚独立,善于挖掘自身潜力,在不懈的奋斗中实现自我价值;不怕艰难,不畏挫折,做到顺境不自满,逆境不自卑,善于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
  八是立足社会的能力。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是全方位的,职工要立足社会、发展自我,除了要具备观念、知识、心理、身体等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各种能力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力是知识的升华和素质的最终体现。广大职工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下力气尽快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复合知识能力、专业核心技能、岗位操作技能、创新思维能力、创造发明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利用信息能力等,才能使自己拥有生存和发展的“本钱”,从而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