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石能源公司,就尝到绿色信贷的甜头。
这是一家专业生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新能源企业,生产规模在业界位居全球第二。“相比传统太阳能电池,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弱光亦可发电的优势,且克服了高温环境下发电效应大幅减弱的劣势。”公司资金运营总监庄朝晖告诉记者,这代表了行业发展方向,但科技研发需投入大量资金。有了泉州银行的资金扶持,下阶段,他们计划开发新项目,进军触控科技领域。
而石狮那家染整公司,此前长期与泉州银行保持信贷关系。推行绿色信贷以来,泉州银行逐步减少对其信贷支持,直至目前的“结清”状态。
泉州银行业务总监叶宇介绍,泉州银行已将绿色信贷纳入战略管理,按行业和领域将信贷业务分为重点支持类、允许类、禁止类等3个类别,并对高污染、高耗能、产能过剩行业实行客户名单制管理和行业限额管理。
不只是泉州银行。当前,绿色信贷风行福建省各大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第一家宣布接受“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兴业银行近年来在节能环保领域已累计为几千家企业共提供了超过3200亿元的绿色融资。
“推进绿色信贷,福建省银行业在化解产能过剩信贷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服务生态省建设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福建银监局局长周民源说。(记者 林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