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县旅游部门组织学生参加“重走红军路”活动。(图/上杭县旅游局供)
在古田会议胜利召开80周年(12月28日)即将到来之际,古田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暨古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日前在龙岩上杭隆重揭牌,标志着闽西红色经典作为特色旅游产品进入市场。同时表明,福建省近年来加大措施着力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取得市场化新突破,红色旅游在加快我国自然与文化旅游中心建设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保护性开发与重点项目带动同步
福建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重要组成部分,古田会议旧址等5个景区名列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赣州至上杭古田、黄山至武夷山的两条旅游线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近年来,福建围绕5年红色旅游规划总体布局的“三区五线二十景”,加快培育闽西南、闽北、闽东3个红色旅游区,5条精品线路及20个红色旅游重点景区,从旅游项目带动、特色产品打造、旅游市场开发以及红绿结合、区域合作等方面持续着力,在推进红色旅游市场化中不断取得新突破。
据悉,为迎接古田会议召开80周年,闽西老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全力以赴推进古田会议旧址群第三期维修保护工程。6月初龙岩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晓炎深入上杭古田调研,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持续完善提升,加强规划管理,不断提升影响力,扩大品牌效应,全力以赴推进古田会议旧址群维修保护工程。古田旅游开发管委会暨开发公司的同步运作,将加快红色旅游资源及红色旅游产品的市场开发,增强“古田会议旧址”品牌的运营效应,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海峡旅游”十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特色产品打造与市场深度开发并举
据福建省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福建闽西南、闽北、闽东3个红色旅游重点区,在加强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的前提下,结合市场运作,大力进行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主要采取增加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投入,力保人力、物力、财力到位;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红色旅游交通建设,同时因地制宜建设、完善红色景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特别是红色旅游交通网络建设,为发展红色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全省用于红色旅游建设的资金达2.9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5850万元,省级预算内资金3140万元,项目所在县(区、市)投入2亿元;建成投入使用项目4个,在建设项目4个,列入国家规划但尚未安排资金的项目6个。
龙岩在谋划古田会议召开80周年有关纪念活动中,抓好红色旅游影视作品的创作,组织拍摄了《共和国摇篮》、《古田会议》等电视剧、专题片,出版了《血色黎明》等纪念文学作品,举办了《古田会议永放光芒》等大型主题展览等。还组织开展红色旅游主题活动,深化红色旅游宣传报道。此外,各地都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方式,举办景区管理人员、导游员培训班,培养了一批红色旅游从业队伍。
经过多年实践,福建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已逐步突破传统思路,正在由传统的静态开发转变为现代的动态开发;从单一的陈列展览转变为互动式的寓教于乐的旅游产品;局部性的红色资源开发拓展形成全省性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同时特别注重深挖红色文化内涵,把红色经典文化与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风情融入景区景点,增添旅游景区的活力与感染力。各地在红色旅游产品推广中,力求建立立体式动静结合的产品展示模式,发挥现代网络技术的作用,进一步拓展红色旅游的市场发展空间。
促进红色旅游与发展生态旅游结合
近年来,福建发展红色旅游越来越注重“红绿”有机结合,即把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嫁接,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形成集教育、观光、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模式。景区建设与红色旅游品牌打造相结合,支持古田会址于2008年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发展红色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增加了就业,给当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记者在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看到,“红军客栈”、“知青人家”等极具特色的农家乐项目让人流连忘返。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购农家物、享农家乐,这种悠然自得的田园风情正成为福建红色旅游的一大特色。如古田会议旧址群第三期维修保护工程与当地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使古田成为闽西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有些地方则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把红色旅游和乡村休闲游相结合,调动当地农民的创业积极性,利用当地资源开发自成一品的休闲旅游项目。长汀县积极发挥“汀州美食”的优势,开发“豆腐宴”、“河田鸡宴”等系列美食,打响“中国客家菜之乡”品牌,使红色旅游与“客家美食”天作之合。有的地方还把红色旅游与温泉旅游等有机结合。龙岩把以土楼为代表的客家文化旅游和以冠豸山等为龙头的绿色生态旅游有机整合,实现了红色旅游与客家旅游、生态旅游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构建红色旅游区域协作双赢机制
福建发展红色旅游经过规模和质量快速提升,如今在“资源互享、优势互补、游客互送”的区域合作中,又迈出新的一步。
据省旅游局有关部门介绍,早在2007年5月,闽粤赣3省8市旅游局代表就签订了《闽粤赣区域八市红色旅游合作协议书》,正式设立闽粤赣区域8市无障碍红色旅游区,对区域内往来的红色旅游团队实行优惠政策,同年12月,福建、江西、广东三省联合推出“赣州—韶关—龙岩红色旅游线路”,将区域合作从一般意义的市场营销合作延伸到交通、旅游资源开发和市场监管的纵深合作。
今年9月,包括福建省红色旅游重点县(市)在内的四省43个县(市)旅游局,齐聚红色故都瑞金,共商旅游发展大计并共同倡议:坚持合作共赢,实现区域内旅游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势互补;立足联点成线,打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加强宣传促销,采取灵活而务实的措施进行区域旅游推介;建立绿色通道及联谊会议制度,及时解决区域协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放投资市场;推进各方在旅游资讯等方面更广泛更务实的合作和交流。
闽西龙岩,闽西北泰宁、宁化等地不断加强与广东、江西等红色旅游区的协作,突破行政区域界限,积极解决交通、体制等障碍,形成了粤东、闽西、赣南红色旅游协作区,打造了一条中国最长的红色旅游线。
与此同时,福建省内的红色旅游协作积极展开,闽西南、闽北、闽东3个红色旅游区及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协作更加务实,通过项目带动、特色产品打造、市场开发、区域合作等方面持续着力,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产品融合发展,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不断提升福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驻福建记者 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