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在陆地港首动区,记者看到了综合楼、非保税仓库、堆场和卡口等。海西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罗光海介绍说,海关、国检等口岸单位已入驻综合楼办公,海关电子车辆识别系统、企业端监控系统等也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试运营。目前,陆地港项目一期的海关监管点已通过三明海关的初步验收,正在紧张有序地迎接福州海关验收,验收通过后即可正式运行。
三明陆地港是省政府规划的4个陆地港之一,位于福建省四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的沙县境内,是海西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项目计划分3期建设,占地960亩,总投资约20亿元。
作为陆地港建设的亲历者,罗光海告诉记者,今年6月3日,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组视察了三明陆地港,给陆地港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目前,企业进出口业务的所有通关手续均可在首动区一次性办理完毕。截至10月底,三明陆地港已办理业务612票、456个货柜,出口货值达3320.3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5亿元。“现在,陆地港正在抓紧进行二期建设。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期间,工人们都坚守岗位,加班加点。”
陆地港二期主要包括保税区仓库、仓储区、专业市场、港务联检中心等项目。目前,已完成围网、活动板房搭建及基础强夯工程,设计单位正着手平面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方案的制作;保税区仓库和仓储区已完成土地“招拍挂”,港务联检中心已完成项目立项、围网、场地勘探、人防审图及施工图技术审查,正在组织工程招投标。
“三明陆地港让内地货物在口岸享受‘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一站式’服务,已逐渐成为现实。”谈到未来,罗光海充满憧憬:下阶段,海西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将协调厦门港务集团,加快对陆地港的投资速度,确保二期工程如期完成。届时,三明陆地港向实现“立足三明,服务海西,辐射鄂湘赣的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又迈进一步。(本报记者 项裕兴 通讯员 茅露姬 邓书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