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新生少年”的指路明灯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26

詹红荔从不叫领刑后回归社会的未成年被告人为“少年犯”,而是亲切地称他们“新生少年”,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当他们思想上出现波动,及时进行开导;当他们在交友问题上出现状况,及时出面解决;当他们找工作遭遇困难时,她四处奔走为他们寻找岗位;当他们因“新生少年”的身份遭到歧视误解时,教他们运用法律武器妥善解决;他们生日时不忘送上祝福,天冷时不忘叮嘱加衣。“她比亲生母亲还理解我们。”许多“新生少年”这样说。

  故事之一:

  孤独孩子的依靠

每一次法槌的落下,并未定音。詹红荔会一路追踪孩子的成长。

詹红荔把孩子们组成“新生少年队”,并和他们保持通信。办公室里的“百宝箱”装着孩子们的来信,还有每个孩子的生日,每到他们生日时,她就会打电话送上祝福。

小魏因盗窃被判刑,刑满释放后回到家中,发现父母不知去向。身无分文的他,饿得饥肠辘辘,想起了詹红荔,拨通了她的电话。

詹红荔很焦急,带小魏吃了顿饭后,詹红荔想,得给他找份工作,不然孩子下一顿还得饿肚子。她想起自己曾经帮助过的一个饭店老板,于是请他帮忙,老板同意了,让小魏做传菜工。

于是,詹红荔马上发动全庭的人,分头给小魏买生活用品,水桶、脸盆、毛巾、牙刷……她自己也跑回家拿了一床羽绒被,然后和大伙一起兴高采烈地送小魏。到了饭店门口。老板一看这阵势,惊呆了:“你不是法官吗?怎么还要做这个?”。

“几天后,小魏给我打电话,非常开心,说老板当天晚上给他吃了一大碗面,吃得好饱。老板娘看他只有一床被子,还拿出了自己家的一床被子,给他盖,好久没有这么温暖了。”让小魏更高兴的是,老板还替他考虑好了,光当传菜工没前途,还让他有空就学厨师活。以后逢年过节,小魏都会去看望詹红荔。

汶川地震时,这些孩子还主动发起了赈灾义演。詹红荔很欣慰,“社会给予他们尊重和爱,他们也懂得回报社会了。”

  故事之二:

  “被詹法官教育过的,一定会改好!”

2010年11月11日,阳光明媚。延平区少年庭开庭,詹红荔坐在庭长席上。

这一天审理的是一起少年贩毒案,孩子的母亲坐在代理席上,满脸愁容,两个姐姐在庭下陪着父亲。詹红荔宣布开庭后,经过控辩双方举证、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环节后,进入了法制教育阶段。

詹红荔问道:“翟小亮(化名)的母亲,孩子就在那,你有什么要对他说?”

小亮母亲带着哭腔说:“孩子,你让我怎么活下去?詹法官,你一定要原谅我儿子,他还小,以前从来没做过坏事。”

“你看你妈妈,为了你都泣不成声,被告人翟小亮,你抬起头来看看你的妈妈。她为了怀你,从怀孕起,不敢出门,在家呆了10个月;为了你们3个孩子,和你爸吵吵闹闹十几年,也一直没有离异,直到你们长大,才放下了这段婚姻。你妈妈身体不好,她听说了你的事以后,胃病发作,还并发了胆囊炎,疼得在床上打滚。你最在乎的是你妈妈,可你对得起她吗?”最后一句轻轻的问询,让人肝肠寸断。

小亮失声痛哭,抱住了妈妈,“妈妈,我错了,我不会再让你担心我了,一定重新做人。”

看到这一幕,在场所有的人,都忍不住红了眼圈,詹法官也低着头,悄悄拿起纸巾擦拭着双眼。最后,小亮被判处缓刑,一家人喜极而泣。

这样的场景,在当了6年人民陪审员的社区书记黄惠斌眼里,并不陌生,“被詹法官教育过的,一定会改,会变好。詹法官甚至通过审案子,帮人家孩子爹娘说和的。以前有个少年犯非常叛逆,在外面认识了一个流氓头目,为了讲义气,他用刀捅伤了人,詹法官了解到,该少年犯的父亲离家,母亲不是开店,就是打麻将,都不管他。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后,当天庭审结束已经很晚了,她叫我们先回家,她要找孩子父母谈话。过了几天我碰到她,她很开心地跟我说,‘惠斌,我做了一件好事,我把他们父母说和了。’”

另一位人民陪审员谢福荣说:“我多次参加詹法官的陪审,她每次的法庭教育都是那么情真意切、法理交融,情到深处让所有的人都心有所动、情有所感、理有所明。”

  故事之三:

  用爱帮助问题少年

“喂,你好,请问是詹法官吗?”一位母亲偶然听说了这位法官妈妈詹红荔,和她负责的延平区“青少年维权热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电话。

“你好,我是,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亲切的声音传过话筒,一下子给了她希望和力量。

在与詹红荔简单通话后,这位母亲立刻赶到了延平区法院,向詹红荔倾吐了自己的担忧:原来,她有一个女儿名叫小丽,从小到大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的溺爱,反倒助长了她极度叛逆和自我的性格。不满十六岁的她,不仅经常逃学、通宵在网吧上网,还吸烟喝酒,结交社会青年,喜欢寻衅滋事。老师和父母用尽了所有办法,小丽却依旧我行我素。

在这之后,詹红荔试图接近小丽,但是每每一开口就被顶了回来:“你是我的谁?凭什么管我?”正当詹红荔为此发愁时,派出所打来电话,说小丽把一名女生打伤,被扣留在派出所,学校不愿意领她,家长说要让她吃吃苦头,小丽想见詹法官。詹红荔赶到派出所,看到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女孩竟然蜷在留置室的墙角,害怕得瑟瑟发抖。

“詹法官,不要留我一个人在这里。”小丽紧紧拽着詹红荔的手说。

詹红荔严厉地回答:“我可以帮你,但是希望你能知错能改,如果还有下次,派出所就会把你送到工读学校去管教!”

小丽哭着不停地点头。詹红荔这才缓和了口气,轻轻地拍着小丽的手说:“你看,抽烟抽得手指头都黄了,这么漂亮的姑娘,多可惜呀!”

从那天起,詹红荔就一直关心着小丽母女的生活。天凉了,给她们送去保暖的衣服;过年过节,给她们带些礼物。平时,詹红荔常给小丽讲少年犯罪的真实案例,给她看少年犯的忏悔信,让她意识到任性妄为的后果。为了能让她远离不良的朋友,詹红荔带着小丽参加“新生少年队”的公益活动,还让正在大学攻读心理学的女儿,与小丽在网上沟通,对她进行心理疏导。

经过两年多努力,小丽摆脱了网瘾,与之前的酒肉朋友断绝了往来,生活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现在,小丽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了一所中专学校开设的乘务班。她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在高铁列车上,为詹法官端上一杯热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