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世博会184天展期里,以“潮涌海西、魅力福建”为主题的福建馆,向世人展现了魅力无穷的生态福建之美、科学发展的繁荣福建之美、韵味流长的八闽文化之美,让人流连忘返。
这份魅力的呈现,得益于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部署,凝聚了各参博部门、单位的奉献和付出,也凝结了志愿者、服务团队的辛勤汗水。
魅力福建 绽放美丽
榕树船身,装点出盎然绿意;蓝色潮涌,展现出奔腾气势。形似在台湾海峡中乘风破浪的“生态船”的福建馆,在世博展馆里夺人眼目。
省参博办负责人介绍,福建馆以“开放前沿”、“缘通两岸”与“和谐家园”为三条主线,通过实物、图片、文字、视频等手段,生动展现了福建的良好形象,包括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成就,优美的山水风光和生态环境,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以及独具“五缘”优势的闽台关系。
走进福建馆,可以观赏或感受绿色的榕树、蓝色的大海、洁白的天空,迷人的鼓浪屿、秀丽的“双世遗”武夷山、与众不同的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武夷山、鼓浪屿实景模型,汉白玉妈祖雕像,德化白瓷、脱胎漆器、寿山石等,都是观众争相合影的对象。很多没到过福建的观众都说,看了这些美景后,以后一定到福建实地观光,有些人还当场索要福建地图,提前研究路线。
在6个月展期里,党和国家领导人贾庆林、贺国强等,以及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等海内外嘉宾亲临福建馆参观访问,并给予高度评价。世博会开幕当天,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特地来到福建馆参观,并在汉白玉妈祖雕像前与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福建馆的魅力,也得到了人们的热捧,每日到馆参观的海内外观众均超万人,高峰日参观人数甚至接近3万人。在腾讯网“世博风云榜”评选中,福建馆夺目而出,位列“十大地方馆”第四位。
八闽文化 韵味流长
“哇,好香啊!”走进福建馆,很多游客发出这样的赞叹,因为,他们品味到了其他馆没有的茶香。
除了通过精美的展示,让观众大饱眼福之外,福建馆还通过闽茶文化、木偶表演、脱胎漆器制作等文化展示展演,传递八闽文化之风采和韵味。
省参博办负责人介绍,福建馆充分利用展馆茶艺台和中心展演台,按月分期分批推出了铁观音、武夷岩茶、红茶、茉莉花茶,以及木偶头雕刻等独具福建特色的传统工艺展示和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摇青、揉捻之后,清香随之弥散,福建独有的铁观音制作技艺展示,让观众大为惊讶:“没想到摇一下,就这么香啊!”布袋木偶展演仕女起舞、武松打虎,两只手即能变换无数动作,木偶甚至还能射箭、点火,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特别是在6月28日至7月2日世博会福建活动周期间,八闽文化韵味更是尽情绽放:闽剧、梨园戏、歌仔戏、南音;提线木偶、掌中木偶、写字木偶;福州木雕、厦门漆线雕、漳浦剪纸;铁观音、武夷岩茶、福安红茶等茶艺展示;车鼓队、拍胸舞、花灯……人们感受了福建味道。
省参博办负责人说,通过丰富多彩的展示和表演,福建馆和福建周在世博会这个全球瞩目的大舞台上,有力地展现了福建文化大省、茶叶大省、工艺大省的形象,这对于彰显福建文化品牌、提速福建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齐心协力 追逐精彩
魅力福建让人流连忘返,精彩展现来自齐心协力、无私奉献。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福建省参博工作,在2007年底福建省参博筹备伊始,福建省领导即明确要求,要尽福建全省之力,办出水平、办出成效。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由省外经贸厅总牵头,22个省直部门参加的“福建省参加上海世博会筹备委员会”。
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省外经贸厅抽调得力人员,充实省参博办,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细化完善各项方案,确保了福建馆的高效运行。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等部门认真组织演职队伍,精心编排演艺节目,确保了平日福建馆的展演,特别是福建周期间精彩展演的顺利进行。省公安厅、省外办、团福建省委、省政府驻沪办等部门也尽职尽力,提供最佳服务。
社会各界集思广益,鼎力支持。从福建参博主题遴选、福建馆方案设计,到展示展演项目安排等,专家学者、艺术家、工艺美术大师等纷纷献计献策。在福建馆运行关键时期,得知馆内缺少礼仪人员,厦门航空公司紧急选派了4批共46位空乘人员驰援上海。
福建馆里流动的风景线——志愿者,也洒下了辛劳的汗水,每天站立10多小时,不停地解说。世博会期间,福建省从厦门大学等高校选拔了6批68人次大学生志愿者担任讲解员。厦门南洋学院的曾志清6月被选为志愿者,8月服务过一个月,10月听说福建馆缺志愿者,马上请缨来支援。“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成长。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很快乐。”他说。
福建馆运行团队的优质服务也得到了世博会组织者的充分肯定,先后获得“世博园区服务保障先进集体”等9个集体奖项,另有48名工作人员分别获得“世博园区文明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段金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