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专家变身“服务员” 科技“礼包”送上门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15
“雨下个不停,气温又低,秧苗长不起来,咋办?”14日,顺昌县埔上镇埔上村农民张杨春站在田前,一脸忧愁地向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局专家徐倩华请教。近期,持续的阴雨低温天气让闽西北一带农田出现烂秧、秧少状况,插秧期因此推迟。为帮助农户渡过难关,福建省各级农技人员顶风冒雨、走村入户,了解农情、展开指导。今年入春以来,福建省农业干部力求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扑下身子,更多深入生产第一线,提高农业公共服务水平,打好春耕这一仗。

“这几天,要注意观察秧苗,最关键是喷洒药剂、增施肥料、防止烂秧。发现缺口要及时补播,已插好的秧苗要根据天气情况加强水肥管理,早施分蘖肥。”卷起裤角,徐倩华走下农田对张杨春说。

“你的田刚被淹过,喷洒药剂前还是先洗下苗吧。我帮你买了防病虫害的农药,等洗苗后再教你怎么用。”一旁,镇农技站站长吴祖兴对张杨春说,“最近天气不好,但只要注意薄膜保暖、下肥合理,按我们的方法种植,每亩还是可增收400-500元的。”

听了两位专家的话,张杨春放下了心。“再生稻效益好,可我第一次种没经验。幸好有专家指导,不然真是手忙脚乱了。”张杨春说。过去,他一直种单季稻,今年听说政府要推广种植100万亩再生稻,每亩给20元催芽肥补贴费,于是就扩大承包面积,改种了六七十亩再生稻。“有了专家帮助,我对今年增收有信心!”他说。

秧好半年稻。自3月春播以来,福建省农机、种子、植保、土肥等专家组成技术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开展“五新”生产。在各乡镇,种子专家带来了新品种,细心为农民推荐、讲解;农机专家重点推广省工节本增效的机具、技术;土肥专家引导测土配方施肥;植保专家则传授农作物病虫防治知识……同时,各地立足实际,建立起“五新”应用展示田,集成展示粮油作物和特色园艺作物的“五新”成果,力争今年福建省粮食播种面积达1930万亩。

尽管春耕以来福建省陆续遭遇灾害性天气袭击,但在农业干部的带领下,农田里统一浸种、消毒、催芽的场景随处可见,农民三五成群地一起整畦、施肥、浇水、播种、盖膜……春耕春种掀起高潮。

在尤溪,县、乡(镇)、村三级技术人员和工作组分布在11个中低海拔乡镇,做到组合、田段、秧地三落实。目前,尤溪万亩再生稻示范区播种育秧已全部结束。

在建阳,农机部门抽调了近百名农机技术员,组建60多支农机检修小分队,进村入户为农户检修机具,传授农机技术和保养知识。目前,该市有1000余部起垄机、培土机等投入春耕。

在漳平,南洋、溪南、永福、新桥、双洋等乡镇专门设立“三农”服务中心,积极为当地村民提供春耕生产扶持资金、生产技术指导、种苗引进、生产物资采购等服务。

……

据介绍,从去年起,福建省3月中旬至5月中旬都组织农业干部开展“五新服务促春耕”活动,集中展示、推介一批农业“五新”成果,提高农民对“五新”增产增收效果的认识,提高“五新”成果应用覆盖面积。

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农业“五新”成果只有看得见、学得来、用得上,才能被农民接受,在农田间推广。农业干部只有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更多深入生产第一线,才能提高农业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作物单产提高、品质提升。(记者 吴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