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一: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通过调整支出结构、整合专项资金、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省级财政共筹集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地方配套资金29.43亿元,并及时拨付中央下达的资金28.49亿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统筹预算内外资金57.9亿元,支持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
亮点二: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积极推进家电与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已兑付补贴3.76亿元,兑付率达97%,带动销售额33.32亿元。通过“一折(卡)通”将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省级储备订单粮食直补等涉农补贴共16.11亿元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提高优抚、城乡低保等低收入群体的补助水平,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领域支出。支出0.28亿元,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出0.86亿元,支持拓展入闽、入境和闽台旅游市场。
亮点三: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省级财政统筹18.36亿元,通过设立省级企业资金链应急保障周转金和创业投资资金,成立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建立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银行贷款风险补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补偿及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支持加快构建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清理12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约25亿元。
亮点四:支持外经贸发展
省级外经贸发展资金支出7.3亿元,比上年增加4.48亿元。在大幅增加投入的同时,继续实行省级财政全额承担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的政策,管好用好资金,并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着力扶持重点企业和大宗优势特色商品出口,支持外贸保规模扩增量。
亮点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法,重点支持152.5公里海堤和120座水库除险加固,支持39个县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解决133.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推进土地整理和小流域治理。
亮点六:发展农村公益事业
支出4.07亿元,重点支持160个乡镇、2780个建制村的环境整治,8万户农村户用沼气建设,6万人造福工程搬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亮点七:发展现代农业
整合支农专项资金3.71亿元,集中扶持茶叶、渔业、笋竹、花卉及油茶等产业发展,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闽台农业合作和品牌农业企业做大做强。兑付农机具购置补贴2.12亿元,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亮点八:支持农村综合改革
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工作基本完成,实际化解债务21.59亿元。支出1.19亿元,提高村主干补贴标准,为村计生协会会长、妇代会主任、团支部书记发放津贴。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亮点九:积极促进就业
省级财政筹集就业专项资金4.22亿元,比上年增长37.9%,重点落实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加大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支持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妥善运用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等措施,稳定困难企业用工。
亮点十:推进教育文化事业发展
省级教育支出31.02亿元,比上年增长6.4%。下达专项转移支付16.91亿元。主要用于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免除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涉农专业学生学杂费,实施城乡低保家庭高中学生助学金制度,新建41万平方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宿舍。省级文体传媒支出6.97亿元,重点支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闽台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发展。
亮点十一: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省级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29.74亿元。下达专项转移支付58.06亿元。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在校大学生和9.18万名国有、集体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及时落实资金,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亮点十二:提高基层政府保障能力
完善“六挂六奖”补助办法,逐步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进一步增强县市财政的保障能力和发展动力。增加对困难县(市)财政补助,省级财政共下达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76.61亿元,确保中央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