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新社会组织自去年9月中旬参加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以来,严格按照中央和福建省委的部署,以“海西应先行”为实践载体,乘着海西建设东风,争当为民惠民新“引擎”,始终把“创新服务经济增长机制,加快经济发展;创新维护稳定工作机制,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载体,把学习成果扎实有效地体现在繁荣地方经济、为民解困排忧、建设平安和谐家园上,取得了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效。
为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提高企业竞争力,福安市机电配套行业协会党支部于2005年5月投入1.239亿元,注册成立了福安市信和担保有限公司,专门为全市机电配件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业务。4年多来,公司累计为160家企业担保553笔、8.92亿元贷款。企业在得到银行部门的资金扶持后,提升了技术装备水平,有效地推动了全市机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到去年底,全市相继涌现出8家技术含量高、生产效益好、新品质量优的配套技术的高速冲床、铝铸加工中心企业。
漳州水仙花协会党支部为打造好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的“福建水仙花”品牌,用科学发展的思路推动产业升级。协会党支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通过市场调研论证,有效把协会中的人力、物力、智力整合起来,由原来的单户经营,转变为现在的协同联营,形成产销首尾联动、优势互补的规模化农业生产格局。通过和福建农林大学共建,开展质量攻关,培育和推广优质品种“玉球珑”、“金三角”等品种,使产品级别、花球质量得到改善和提升。同时还解决了水仙花反季节种植、保鲜、储存等瓶颈问题。由于协会党支部惠民措施得力,协会7个水仙花主产区300多户花农种植面积从原来的不足200亩,扩大到去年的8000亩,产量也由过去的50万粒,增加到4000万粒。
为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各地新社会组织始终把服务会员单位,反映企业诉求,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重点。福州市港口协会党支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了解到一些不法采砂船利用监管漏洞,在闽江下游大肆盗采河砂,攫取暴利,严重影响沿江码头的安全生产,顺利建材码头等业主单位多次阻止无效后,双方矛盾一步步激化升级。协会党支部立即行动起来,打破常规工作机制,向福州市港口局安监处等政府部门紧急呼吁,引起了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市政府牵头下,重拳打击盗采河砂不法行为,从而确保了沿线数十家港口码头的安全生产,促进了企业经济平安发展。莆田市律师协会党支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创新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机制,发挥律师自身优势积极介入当地“三农”、征地拆迁、劳资、医患等纠纷突出的领域,按照“预防为主、调解优先、整合力量、服务民生”的要求,充分利用协会例会、巡回调解、调解衔接三大平台,及时整合律师协会资源,发挥律师职能作用,形成调解合力。自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共为全市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77件,调解成功298件,为维护当地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