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屋顶铺着红、蓝两种颜色瓦片,体现出浓郁的川西民居风格。日前,记者在彭州市磁峰镇鹿鸣荷畔永久性住房安置点看到,村民易图华家利用空余的房办起了乡村茶楼。村民董品宴搞起了福禄禹“农家乐”,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儿子主厨,媳妇跑堂,我里里外外招呼客人,一家子都不得空噢!”
鹿鸣荷畔村民生产生活方式和产业发展变化只是彭州459个农房重建点的一个缩影。援建伊始,省前指就很重视灾区群众永久性住房建设援助项目,除了安排12亿元援建资金统筹用于该项目的建设外,还和各分前指在又好又快推进对口援建项目建设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彭州市搞好灾后农房重建工作。
如今的彭州市,随着新兴镇寿阳泉、小鱼洞镇江桥人家、白鹿镇书院新居等一个个各具特色的灾后村民集中居住小区的完工,受灾群众正逐渐入住,他们的生活开始慢慢走上了正轨。(记者 方承 龙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