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莆田大地生机勃发,记者在这里采访时看到,鑫峰食品工业公司的保鲜库前,一柜柜蔬菜正在装车出口;东南香米业发展公司的扩建工地上,新车间和粮食仓库群已经崛起……这里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地处木兰溪下游的莆田平原是福建省第二大平原,具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光靠一户户农民单打独斗,农村经济发展难成大气候。如何提升农业竞争力呢?莆田市农办主任余文泉告诉记者,市里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全面奔小康的“重头戏”,特别注重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市政府牵头举办了农业招商会,对签约的40多个农业项目跟踪服务;举办银企洽谈会,为农业龙头企业贷款牵线搭桥;拨出百万元资金,对25家国家级和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实行贷款贴息补助;对农业龙头企业予以农业用电优惠,仅此一项就为企业节约资金600多万元;还采取科技扶持措施,帮助企业搞好经营生产。
通过多方扶持,莆田市的农业龙头企业呈现出模式多样、群“龙”齐舞的良好态势。闽中蔬菜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不但拥有绿色蔬菜基地3万多亩,还带动蔬菜种植大户3402户,其开发的保鲜净菜、冻干蔬菜、蔬菜汁饮料等八大系列产品,出口欧、美、日等国际市场,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莆田广东温氏家禽有限公司实行“公司 农户 客户”的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模式,为近千家合作农户提供种苗、饲料、药物、技术服务,对肉鸡实行保价回收,去年使合作农户获利1370万元。
莆田农业龙头企业的成功运作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在仙游城关办工艺厂的李金华,创办了仙游东风优质水果基地,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承包山地1万多亩,种植枇杷、龙眼、荔枝等20多万株,不但把果品打向国内十几个大中城市和新加坡市场,还解决了上千名农村劳动力就业。从事粮食贸易生意的黄金龙,相继投资6500万元,在涵江区创办起东南香米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国际先进的大米加工设备和技术,年加工各类大米13万吨,除本省外,销售网络延伸至广东、浙江、上海等地。
群“龙”齐舞有效提高了莆田农业的竞争力。去年,这个市上百家农业龙头企业总产值达28亿元,同比增长60%%左右,带动农户20.3万户、原料基地51.34万亩、生猪养殖116万头、肉鸡肉鸭养殖3573万只,出口创汇上亿美元,还转移农村劳动力近万人,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