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将至,进入北京图书大厦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变化:旅游类图书从角落搬到了一进门的显著位置;在北京一些都市报、晚报上,整版的旅游广告向人们展示旅游景区的迷人风光,推介不同线路、不同组合的旅游产品……
种种情况表明:经过非典时期的冷落,人们外出旅游的需求已经恢复,旅游市场重新复苏,从最低点开始步入上升阶段。
国家旅游局局长何光暐说,我国旅游产业基础和产业优势依然牢固,我国政通人和,社会安定,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是为旅游业的恢复与振兴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我国旅游业的恢复在“十一”长假期间得到充分的印证,七天之内全国近十二分之一的人加入了外出旅游的行列,尽管人们高涨的热情使长假显得有些拥挤,但这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人们外出旅游的需求并没有因为非典而发生改变。
一度完全停止的外国人来中国的旅游活动重新恢复后,入境人数每个月都比前一个月有所增长。今年1至10月累计,中国入境旅游人数为7456万人次,尽管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下降7个多百分点,但是市场的重新启动为明年和今后入境旅游的提升打下了基础。
为促进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恢复,国家旅游局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这些努力包括:在下半年,世界旅游组织第15次全体大会、“10+3”旅游部长特别会议和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如期举行,中国重新向世界展示了安全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提前4年多兑现入世承诺,毫不迟疑地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12月初,日航国际旅行社作为第一家外商独资旅行社进入中国市场,首家由外方控股的旅游企业——中旅途易旅游有限公司同时宣告成立。
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继续增加。
目前,我国政府批准开放的中国公民自费组团可以前去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已达28个。10月末,中国与欧洲12国签署了旅游目的地国谅解备忘录,这意味着中国人赴欧洲旅游的计划近期内有望得以实现。
旅游市场的变化也带来旅游产品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城市不再单独推出旅游产品,而是与本地区其他城市联合起来,将旅游产品进行整合。如乐山、自贡、宜宾、泸州、资阳、内江六城市共同推出川南旅游精品线。这种组合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以旅游者的需求为前提,在旅游产品内容上,注重生态健康,更加亲近自然,使旅游产品更加贴近游客的需求。
世界旅游组织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到202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位客源输出国的前景没有改变。
一位业内专家则以最简单的概括说出了颇有深意的道理:旅游是一本活动的书,只要人们心中充满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充满对知识的渴望,旅游者的脚步就不会停止。认同这个道理,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将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