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份以来,各地旅游市场开始启动。上海的西藏路是多家旅行社门店集中的繁华地段,前来咨询的客人逐渐增多。许多旅行社反映,从“三八”节开始,客流量就明显增加,而且散客和自助游客人数量上升很快。
正是在旺季即将到来之际,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旅游交易网络平台即将建成。2月底,南京客运旅游中心启动网络化交易平台,与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和杭州旅游集散中心实现联网,三地可以实时出票。这个网络售票平台4月份开始组合宣传,预计5月份正式推出,江浙沪长三角的旅游联动不久将成为现实。
长三角5月实现“一票到底”
这一网络化交易平台真正建立起来后,客人想在长三角任何一个城市办理公务或旅游,只需在当地购票时说明自己想游玩的景点或住宿标准,相应的内容便会即时在票面上打出。
这种旅游套票不仅在价格上低于旅行社同等级别报价,且游览什么景点、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留都可以由客人自己决定,由原来的原地出发、原地返回,变为可以返回第三地,旅游者有了更多选择,节省了旅游费用,提高了出游的便捷性、舒适性和经济性,大有“餐饮零点”的味道,实现了“一票到底”。
这种旅游方式是不找旅行社、打破游览时间和地点限制的“旅游超市”模式。5月份售票系统在整个长三角联网后,在网内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买到区域内任何一个景点的客票。这种方式借鉴了美国“灰狗”公司和日本“鸽子巴士”的做法,目标是完善“旅游超市”的各项功能。
这个网络是在5年前成立的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浙江、江苏的加入,使这一网络的范围更大、功能更强。现在,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旅游票务网络服务系统,有300多个网点,在上海市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网络群。
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副主任姚伟荣说,江浙沪三地联网后,形成一个网络大家共享,目标市场是自助游客和散客,游客选择这种方式后,时间和安排上会很有弹性。上海旅游集散中心2002年的客人发送量已达到180万人次,用这种批量的优势,向景区点争取优惠价格,与每一个景点都签有协议,所以能做到比旅行社的价格还低。在实际操作中,因为有相应制度的保证,所以能遵循一个标准,实行一种服务。
市场变了旅行社也要变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旅游仓储超市”的概念由杭州几家旅行社提出。最早是杭州大厦旅行社打出“进一家门,游遍长三角”的口号,推出了288条巴士旅游线路。
据记者了解,早在一年前,杭州大厦旅行社就推出了188条线路的短线旅游超市,受到了客人的好评,但还是有客人认为线路不够全。今年的288条线路是去年短线旅游超市的升级版本,景点覆盖华东地区,且所有的线路都进行了实地考察。该旅行社还对导游和销售人员进行了培训,全部线路均可实现10分钟报价。
在杭州大厦旅行社推出了这种短线旅游大超市后,杭州多家旅行社,包括“大拇指”联合体和“走遍之旅”联合体的成员,也都推出了类似产品。
这种产品最吸引“眼球”之处在于提出了10分钟、15分钟报价的服务。旅行社安排专门的销售人员分别了解某一区域的资源,对这些线路上的景点门票、高速公路过桥费等都了然于胸,所以能根据客人的需要组合产品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报价,这种服务特别适宜集团客户。
近年来,长三角高等级道路的快速建设和长三角“15+1”峰会的召开,使当地市民出游更加快速和便捷。经营中短线产品的旅行社为抓住这一商机,推出了多种选择的巴士线路旅游,旅游大巴可以直达江西、福建、安徽等地。
这些旅行社认为,以上海、杭州、南京三地旅游集散中心为主体的“旅游超市”并没有对旅行社业务产生很大冲击,因为旅行社推出的超市是针对团队客户的,旅游集散中心则不同,主要是针对自主的散客游市场的。
为此,杭州大厦旅行社营销策划经理沈向科说,以往,针对单位团体出游,旅行社的操作一般都是接到客人出游的消息后,根据客人的要求寻找、包装旅游线路,主动权掌握在客人手中,“旅游仓储超市”的出现使主动权掌握在了旅行社手中。这主要依赖于跨省大交通的实现,同时现在景区点的优惠门票政策对外省市也能一视同仁。未来,该旅行社的目标是陆续采取“无地陪制”,以降低经营成本,浙江省内现在已基本做到了这一点。
从现实走向虚拟
近年来,随着“顾客革命”的兴起和旅游消费者的成熟,顾客对旅游产品、服务品质和流通渠道的便利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各地出现了一批实体化运作的“旅游超市”,集旅游、交易、服务、展示、洽谈、商品销售于一体,是一种旅游消费综合场所。入驻的有旅行社、航空公司、铁路、游船、景点、银行等单位,提供一条龙服务。
这种旅游超市在使交易集中化、消费者选择多样化、服务直接化的同时,也引发了因消费者货比三家而引发的旅游企业之间的进一步的价格竞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营销方式发展迅猛,这种方式以较低的费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超越空间约束的资源整合,灵活性远大于传统运营方式,给传统的旅游超市营销带来很大冲击。
实际上,江浙沪三地旅游联网售票或杭州旅行社推出的几百条巴士旅游线路,都冠以“旅游超市”的名字,运作的基础都是网络平台,产品包装、线路组合、实时出售等均在网络上进行,与原来相比,最“实际”的可能就是这些经过包装组合的产品是通过各销售终端发售出去的。3月底,南京客运旅游中心和杭州旅游集散中心将各自联合40家旅行社,销售这种旅游套票;而在上海,销售网点早已包括音像连锁店这样的终端。
旅游经营具有高度的依赖性,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和综合性,这些是与网络技术天然契合的。网络技术为旅行社企业开阔思路、开拓市场空间提供了可能。实际上,只要条件允许,不仅是长三角,在更大范围内建成“旅游超市”的目标也可以实现,从技术上讲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外部环境的优化。
全国旅游大市场
去年9月份长三角“15+1”峰会召开后,江浙沪就打破区域壁垒、建设中国第一个跨省市的无障碍旅游区达成了一致。从今年起,长三角16座城市将取消异地旅游车入城、入景区的限制措施,允许旅游企业异地设立分社,并将在区域旅游交通、信息共享、旅游合作及线路对接、游客中转、客源互送等方面加强合作。不久前,杭州就与上海签订了一个协议,互相培训导游,将来杭州组团的游客到了上海,就不需要找上海的导游了。
实际上,区域市场的开放与合作已成燎原之势。两年前四川旅游市场就已全面开放,允许境外、省外旅行社入川设立分社;今年初,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也达成共识,联合打造丝绸之路品牌,并将打破区域限制,允许对方旅游团队进入彼此的旅游景点,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西北旅游市场体系;不久前,重庆也正式加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区域内10省区市的交通运输企业,可开行跨省旅游客运线路,直达任一景区点,而且弱化了地接方面的诸多限制。
随着区域壁垒的逐渐被打破,旅游行业整个产业链的重组和革新正在进行。这种变化首先发生在旅游经济活跃的长三角,以后必将辐射至更多地区,带动整个行业的整合及发展,向真正的做大做强迈进。
相关链接
“灰狗”是美国的一家长途客运公司,在美国旅游乘“灰狗”巴士既方便又节约。与乘飞机相比,价钱便宜一半,又可免去自己驾车、搬运行李之劳。买票时只问最终目的地及出发地点和日期,沿途任由乘客下车观光,客人愿意走哪条线路都可以,只要自己掌握好时间,搭乘任意班次的“灰狗”巴士在半个月内到达终点站就行。
“鸽子巴士”是日本的一家客运公司,在日本各地设有站点,采取把各地的游客集中起来、统一送往相同的目的地、相互联动的方式。“鸽子巴士”公司还为游客把旅游景点的门票包含在内,不仅节约了游客排队购票的时间,还以优惠的价格让游客享受真正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