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五一期间,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吸引了众多游客。 阮锡桂 陈岳 摄
5月1日下午,记者来到素有“福建第一文化旅游品牌”美誉的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发现这里比平时热闹了许多。仓山嘉福电子的青工结伴而来探访古迹,一些福州市民带着孩子来“拜访”先民。据介绍,“五一”当天前来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参观的就有300多人。
昙石山遗址充分展现了四五千年前福建先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陈列的“中华第一灯”、“日本人骨”等珍贵文物、奴隶殉葬坑等引起了众多游客的兴趣。一位姓林的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是地道的福州人,此次五一节参加旅行社的一日游到昙石山,就是想看看自己的先民是怎样生活的,参观之后觉得不虚此行。
走进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记者看到一句话:“福建文明从这里开始……”而这,正是昙石山文化的最好写照。昙石山文化距今四五千年,以闽侯昙石山遗址为代表,以闽江中下游为中心,连接闽台两省,是福建古文化的摇篮。昙石山遗址自1954年以来已考古发掘8次,最吸引人的是第八次发掘的30多座墓葬、陶窑和壕沟等考古遗址和文物均按原貌展现。昙石山文化遗址目前仍有三分之二尚未挖掘,待全部建成后,其规模将超过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
长期以来,昙石山“藏在深闺人未识”。昙石山文化在国内外学术界中名气很大,但普通大众了解并不多,就连不少福州市民都不知道身边竟藏有这么一个可与三星堆文化、河姆渡文化媲美的文化旅游景点。据介绍,以前来昙石山旅游的客人很少,博物馆门票年收入只有两三万元。
目前,这一状况得到了根本改观。据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副馆长潘为田介绍,在去年的厦门国际旅游节上,省政府将昙石山文化遗址列为福建旅游八大品牌之一。省和福州市领导多次强调昙石山博物馆建设“要有大手笔”,要求做好昙石山遗址保护和文物考古、学术探讨、旅游开发等工作,打造昙石山文化旅游品牌。
闽侯县今年将投入500万元进行入馆路、古民居等配套设施建设,并加强宣传推介。目前扩馆征地、规划设计、形象宣传等前期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总投资3000万元的二期工程建设也将逐步展开。今年,昙石山遗址的宣传逐步升温。“五一”黄金周,福州市旅游局推出近50条线路,其中昙石山文化古迹游被列为8条新辟旅游线路之一。不少旅行社已把昙石山文化古迹游列为重点推介线路。更令人欣喜的是,昙石山遗址保护和建设目前已列入省政府今年预备重点项目名单。
昙石山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只是福州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旅游产业的一个举措。近年来,福州市努力培育周边景点资源,旅游市场不断趋旺。目前已拥有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4A级旅游区、9处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目前,以昙石山文化、三坊七巷、郑和文化、林则徐文化和马尾中国船政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旅游产品,以海坛国家重点风景区为代表的滨海旅游产品,以温泉为重点的生态休闲旅游产品等的开发正逐步展开,渐入佳境。
图为:考古遗址厅一隅(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