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记者 吴桐
在上海,写字楼、商场、公共空间,一个个演艺新空间正在出现,给观众带来多元的作品。在南京东路步行街第一百货C馆7楼,托尼奖最佳话剧提名作品《孤儿》本月开启长期驻演。中文版《孤儿》由“一台好戏”出品,镜框式剧场的舞台变成20世纪70年代费城的一座破旧排屋。
《孤儿》的故事里,两个孤儿相依为命,靠小偷小摸维持生计。一天,他们扭曲的生活迎来一位神秘的闯入者。自此,陌路的人生开始交汇,经历冲突、沉默、欢笑、分别……该剧有着悲剧的底色,但也有喜剧元素和高强度的肢体表演,带来高浓度的情感冲击。
《孤儿》聚焦缺失与弥补。故事从家庭或童年的伤痛出发,延展向一种缺失的生命状态——缺少庇护、教育、爱。即使这样,剧中的孤儿也在等待善意。“在现实中,他们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我们身边,有时候平常到是那个路上提醒你鞋带散开了的人。”中文版导演、剧本翻译陈志说。主创们希望,这部作品能够从荒芜的悲剧底色里生长出抚慰和希望。
《孤儿》原作中三个角色都是男性。两个孤儿中,一个是遵循着生存本能偷抢不忌的哥哥,一个是无条件依附强者的弟弟。在中文版创排前,主创们设想了一种全新的可能——男女平行角色。所以,观众可以发现,有的场次为全男班表演,有的为全女班。
在遵循原作逻辑的前提下,中文版调整了女版角色名和必要的语言细节。创排至今,女演员们为这部戏带来了不同的色彩。“姐妹的设定,让我感受到了更加复杂细腻的可能。而且,我也想看到更多优秀的女演员站在舞台上。”陈志说。陌生人这个角色留给演员丰富的创作空间。“每个演员的特质都太不一样了,我们很难相互借鉴。”在首演演后谈上,女版陌生人扮演者康菁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