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文化节“云中”开启 三大板块八大频道精彩纷呈
昨天,一年一度的上海市民文化节首次“云中”开启。打开文化上海云,“享艺不停—12小时大放送”“云游云购—文旅消费热起来”“漫赏春天—场馆景区现场玩”三大板块,域精彩、云赛场、云剧场、云展厅、云讲堂、大美育、长三角、云市集八大频道呈现眼前,同时与已经恢复开放的博物馆、美术馆、景区公园线下联动,带领市民朋友们一起“云游艺海,漫赏春光”。
截至3月28日22时,3·28云上文化服务日线上人次超过1009万(含文化上海云和区子云平台),不少演出、展览、导赏、讲座同时段在线观摩都达10万人次以上。
获得美好生活感受
昨天,“美好时光”市民文化节长桌派——丝绸之路“西亚风情”创意美食&精品咖啡直播活动现场,充盈着美食的芬芳和咖啡的醇厚香味,观众不仅可以学着制作一些西亚文化特色的创意菜式,学会给自己手冲一杯手磨咖啡,更能在主播、主持和嘉宾轻松愉快的聊天中,了解到很多关于西亚和中国传统节气文化的知识。
“做这样的直播很幸福。”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叶笑樱介绍,之所以选择美食和咖啡作为活动主题,是看到疫情宅家期间,美食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对中国人来说,一日三餐非常重要,将美食和文化结合,是希望能让市民感受到文化的概念很广博,只要爱生活、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可以获得美好享受。”
“导览,棒棒哒。”昨天15时30分,一场“云观展”在小红书上开启。
沪上美术馆首次集中亮相市民文化节,40家美术馆对外开放,为市民和游客呈现60项实体展览。小红书博主“飘飘的画”直播了宝龙美术馆的展览,随着镜头,观众先是看到了《涅��风光——胡军军个展》,又沿着美术馆的楼梯拾级而下,草间弥生的斑点南瓜、吴冠中的画、胡适的书法……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细心的主播还为观众讲解了镜头前郭沫若的一幅书法作品为何少了一个字的故事。1小时38分钟的直播时间内,人气值达到了5万。不少观众留言点赞,也让“云看展”的形式更走入人心。
不用为错过节目遗憾
云上文化服务日上开启的众多云上资源,难以在12小时内观赏完。主办方表示,这些资源将继续保留在“云上市民文化节”中,供市民继续观赏、学习、参与。作为特别埋藏的“彩蛋”之一,上海市数字文化馆也在昨天正式上线运营。
市民施阿姨和吴阿姨作为“铁杆粉丝”昨天到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参与直播线下观摩,还在朋友圈里吆喝,号召亲朋好友都来看。这段时间,施阿姨习惯了在网上看直播、刷抖音,尤为喜欢京剧演员史依弘的直播。吴阿姨对非常时期的群文创意赞不绝口,回家后,她打算用回看功能追看徐汇、静安、浦东等区的精彩活动。
王丽娜是“赛事达人”,也是诗词爱好者,昨天她参加了“云赛事”的海上美谈市民演讲大赛,讲述“我爱诗歌美”,也看了“赏戏团”、讲诗活动,还陪女儿收看了沪语童谣和中福会少年宫的舞蹈。“云上文化服务日有种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感觉,老人、小孩可以各取所需。”
昨天,遍及全市的上海公共文化配送也从线下转到线上,为市民展开在线配送。市民李小姐认为,云上文化服务日琴歌书画样样皆有,在家一部手机就能看到精彩内容,方便市民自由选择,“不用为错过节目而感到遗憾了。”
云上相约期待云下相见
昨天10时,一堂特别的芭蕾课准时开始直播。这是上海芭蕾舞团创办三年的“公益公开课”,因为疫情的原因搬到了线上,成为云上文化服务日一部分。
为了让直播效果更好,团长辛丽丽与演员们反复斟酌训练内容,连把杆摆的位置角度都反复调整。“在勤修舞蹈技术‘内功’的同时,我们也积极探索‘云课堂’‘云约会’等模式,吸引培养更多芭蕾舞爱好者,为疫情结束后演出市场的反弹蓄力。哪一天可以上台了,我们就要以最好的状态,拉开帷幕。”辛丽丽说。
此次云上文化服务日中,由上海戏曲中心牵头,上海市京、昆、沪、越、淮、滑稽戏等不同剧种剧团齐齐登场,市民文化节的品牌项目“赏戏团”也从线下走到线上。启动日当天,黎安、蓝天、高博文、钱程等名师系列云课堂向全体市民开放。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认为,此次能够在云上文化服务日集体亮相,和这段时间的努力积累,以及对戏曲普及的长期重视有关,“搭上了市民文化节的平台,可以利用网络传播的功能,大胆尝试培育新的观众、普及戏曲知识,也希望大家在疫情过去以后进剧场来看戏,这是我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