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法治精神融入工作每个细节 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上海专场反响热烈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41

  台上法学家妙语连珠,台下听众记个不停。从4月25日到29日,由中宣部、中央政法委、司法部、中国法学会联合组织的大型系列法治宣讲活动“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在上海举行了五场报告会,听众反响热烈。
  “几位法学家的精彩报告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市法学会会长沈国明谈起自己的听后感:随着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各方面要求和利益都会反映到立法决策中来,运用地方立法调整社会利益关系所遇到的矛盾越来越复杂,协调难度越来越大。“面对新情况、新变化,市人大要进一步加强社会领域的立法,注重立法质量,充分发扬民主,并加强法律的操作性,突出地方特色,通过法治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难点问题,为上海的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听了报告,我感到法治精神应该融入各项工作的每个细节。”来自杨浦区劳动局的于洋说,今年相继实施的《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与他的工作直接相关。这次,他聆听了姚建忠教授题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报告会,受益良多。“过去我们常说工作要符合政策,现在我们更注重符合法律,要坚持依法行政,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闸北公安分局一位通过视频转播聆听孙笑侠教授报告会的民警表示,有时执法机关的处理完全符合法律规定,但因为细节上体现人文关怀不够,当事人不满意。“孙教授列举了近年来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的案例,提出政法工作要把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作为出发点和检验标准,我很受启发。”
  听众们普遍反映,法学家围绕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改革开放30年的法治理论和法治实践等重大问题进行宣讲,提高、升华对法律的认知和尊崇,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全社会树立,使之成为广大领导干部、公务员乃至全体公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五场报告会主要面向市、区两级党政领导,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政法干警等。作报告的五位法学家是中国人民大学韩大元、中国社会科学院陈�d、吉林大学姚建忠、浙江大学孙笑侠、中国政法大学徐显明。他们分别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法制建设”、“法治建设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法治进程、人民要求与司法公正”、“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作了报告。
  此次报告也得到了上海各单位的积极响应,其中政法系统专场在全市19个区县都设置了分会场,万余名政法干警通过视频电话聆听了报告。“双百”活动来沪报告团团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宋树涛说:“这是‘双百’活动举办以来观众人数最多的场次之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