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战时克敌尖兵平时心理医生 驻沪空军某部组织班排心理骨 干集训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38

  投送传单、单兵战场喊话、装甲车战地宣传……在众多实兵演练中,利用野战宣传车和网络展开心理战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不仅能鼓舞战士斗志,也能瓦解“敌人”士气。
  未来作战高强度、快节奏、大杀伤,官兵心理反应强烈,打造一支沉着冷静、心理承受力强的心理骨干势在必行。日前,驻沪空军某部进行了班排心理骨干集训,精心打造基层官兵身边的心理专家。
  别开生面的角色演练
  阳春三月,茵茵训练场。参训的心理骨干面对面围成大小两个圈,按顺时针方向同时旋转,中途偶尔停下,大家开始相互介绍姓名、单位、爱好。不知转了多少圈,教员开始考核,要求每个人说出本组其他成员的姓名和单位,答不出就做俯卧撑。这项名为“自我介绍”心理训练科目,让他们记住了对方,也培养了他们下意识专注的能力。
  这是一场兼具趣味性和协作性的心理训练。在“团队合力”科目中,心理骨干们胳膊紧挽,围成一圈,随着一声令下,同时起立。在“相互信任”训练中,一名学员戴上眼罩,在同伴搀扶下行走。同伴不能说话,只能靠拍打他身上不同部位来指路。绕营房、跨低栏、钻篮球架、过平衡桥……一次次训练,锻炼了心理骨干在特殊环境下,团结协作战胜恐惧的心理素质。
  专家传授减压技巧
  部队严明的纪律、高强度的训练、繁重的战备任务,再加上封闭式管理,一些战士特别是新战士往往会出现自卑、孤独、挫折感、心理恐慌等心理问题。
  来自某军事院校和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5名专家教授主持集训,他们一改以往灌输式讲授,通过与心理骨干“互动交流”,为骨干讲解基本知识,传授基本工作技巧。从心理健康标准到心理疾病的前兆,从心理压力的排解到心理承受力的锻造,3小时的课堂训练中,官兵们向教授们抛出20多个问题。教授们从部队的现实生活入手,通俗地注解“悦纳自我、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适度、有效做事”等心理学知识,建议他们利用发泄墙、心理辅导室排减压力。时不时还教官兵们一些“土办法”:空闲的时候登高远望,大喊一声,这样会轻松许多。
  目前,驻沪空军某部已建立“机关―所属部队―基层营连”心理骨干培训网络,加大对心理骨干的培训力度。
  心理医生就在身边
  调节战场心理,发动心理战,是心理骨干的职责所在。在狂风、暴雨、酷热、寒冷等恶劣天气进行综合演练,锻炼的是官兵的意志和胆识。在严酷的战场模拟环境,感受战场的残酷性,在风高月黑的夜晚,模拟孤夜站岗,锻炼的是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战场上,他们是克敌制胜的尖兵。
  在更多的时间里,他们是部队里的“心理医生”。驻沪空军某海岛雷达站战士张海曾经就被心理疾患困扰过。上岛的第一个晚上,他突然被一阵巨大的海浪声惊醒。此后,只要听到海浪声,他就惊恐不安、整夜失眠,严重时不能正常工作。
  排里的心理骨干张晓辉得知后,及时运用心理学上的“脱敏疗法”,反复对张海进行心理疏导治疗。一个月后,小张渐渐适应了海浪的巨响声,消除了心理恐惧。过去战士有了心理问题,需要长途跋涉几百公里到旅机关进行心理咨询治疗,现在连队有了心理骨干,官兵的心理问题可随时得到化解和疏导。目前,该连队每个班排均有一至两名“心理医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