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今年将重点在旧区改造政策和经济适用房制度完善上实现更大突破。这是从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1月28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补充发言中获得的消息。
韩正说,对于住房问题,既要认识住房的商品属性和市场化特点,又要把握住房的特殊商品属性和民生特点;既要坚持市场化发展方向,又要完善政府的保障性措施,注重市场化和保障性有机结合,继续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加快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住房保障体系。
韩正指出,加快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帮助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这是关键措施,也是政府工作重点。主要包括四大类住房:一是廉租房,着力解决的是最困难市民的住房托底问题;二是动迁安置房,着力解决的是本市居民历史遗留的住房困难;三是经济适用房,着力解决的是新上海人、部分年轻人等的住房困难;四是单位租赁房、公共租赁房,主要解决企事业单位等新进本市的职工、部分外来农民工的过渡性住房困难。
确保实现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目标,今年的突破口主要是:第一,加快完善旧区改造政策。住房规划纲要和“1+3”文件将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第二,加快完善经济适用房。及时总结徐汇、闵行两区试点经验,争取下半年在中心城区全面推开,并稳步放宽准入条件。以保障性大型居住社区为重点,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房源建设力度,今年保障性住房开工量要占到全市住房新开工量的60%,开工面积达到1200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房要新开工400万平方米,并尽快建成一批房源交付使用。
韩正表示,对上海来说,房地产市场和房价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是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房价过高、涨幅过快,一是不利于吸引大学生、研究生等年轻人留下来,二是不利于普通工薪阶层和困难群众改善居住条件,三是不利于通过旧区改造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四是不利于除房地产等以外的其他产业发展,五是不利于房地产市场自身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