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一个小小的植酸酶,不但以1200万元价格实现了成果转让,而且这项技术还打开了27亿元的大市场!这是6月10日从上海市农科院获得的信息。据悉,该院一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耐高温植酸酶”技术以1200万元转让给科技企业,从而突破了国内外耐高温植酸酶尚未实现产业化的现状。目前,该技术所申报的三项植酸酶基因国家发现专利,已进入专利实审阶段。
植酸酶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它能替代饲料中的无机磷,使动物粪便中磷的排放量减少30-50%。而目前大部分植物性饲料的磷仅1/3能被畜禽有效利用,其余则随粪便排出。这不但造成了高磷粪便对环境、土壤、水域的污染,还由于需要额外添加无机磷而提高了养殖成本。据统计,用植酸酶替代无机磷,每吨饲料可节省成本7元左右。
据了解,目前,国内外的植酸酶产品普遍不耐高温。上海市农科院的这项技术,首次解决了一直困扰植酸酶产业化的技术难题―――植酸酶的耐高温性和高比活(比活指酶的活力)之间的矛盾。研究证明,它可以使获得的植酸酶在经90摄氏度蒸汽高温处理3分钟后,酶活仍然保留70%;经饲料造粒的高温试验,酶活保留85%―――各项指标显著优于目前国内外商品化的植酸酶,特别是比活指标和酶活指标,均为国内外目前报道最高数的3倍多。
业内人士表示,这项技术将有广阔市场。据统计,目前全世界配合饲料中有60%是颗料饲料,而其中80%以上在加工中需要80-90摄氏度的高温处理。该技术使植酸酶首次可用作颗粒饲料添加剂,仅此一项,估计全球每年的市场潜力就在27亿元左右。据悉,获得该技术的科技公司已将植酸酶列入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预计产品将于年内进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