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融系统党组织开展“凝聚力工程”
上海市金融党委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凝聚人才。目前,引进海外金融人才213人,其中海外留学归国的118人。各金融机构一批优秀青年干部脱颖而出挑大梁,85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中,青年占70%。
作为资金密集、智力密集的现代服务业,金融的发展关键在人才。本市金融系统各级党组织以发展吸引人才,以新思想观念凝聚人心。2003年以来,金融系统深化“世博会与金融发展”大讨论,开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研究,为青年人才架设高平台,10多个子课题,形成了140余万字的研究成果,既丰富和完善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对策思路,也让青年人才展示了才华。各金融机构党组织积极开展“建金融中心,我该怎么办”主题活动,引导各类人才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
实践锻炼人才,舞台催生人才。金融系统各级党组织打破条条框框,有计划安排青年人才担任重大项目负责人。交通银行上海分行业务部信贷员袁翔只有25岁、工作才三年,但具有较强的技术分析和项目管理能力,领导班子用其所长,让他负责外资银行10年资历信贷员才能担当的重大项目。第一次接手数十亿、上百亿的大项目,袁翔承受了很大压力。党总支领导亲自辅导,助他过“关”。各级党委还通过明星示范、跨部门交流等,培训青年团队。上海电力公司、石化股份、宝钢、上汽集团等一批投融资大型项目,都由青年领衔担当。在上海“赛科”90万吨石化项目银团贷款竞赛中,业务部项目团队争得30.5亿元的最高贷款份额,该项目融资被评为当年全球最佳项目融资。
2002年,市金融工作党委还专门组织上海10多家金融企业海外人才招聘团远赴欧洲、美国等招贤纳士,为上海金融的发展储备人才。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党委采取特殊政策,创造条件引进21名在信息技术、保险精算等方面紧缺的海外优秀人才。海通证券有限公司党组织实施“1515”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吸引博士生100名,硕士生500名,大学本科生1500名。各企业党组织把注重人才发展融入企业的经营理念,把人才从“轰轰烈烈引进来”延伸到“扎扎实实用起来”。目前已有两名留学人才进入市属金融企业的领导班子。各级党组织集中优势资源,制订和实施经理人培训计划、专业技术岗位职务培养方案,实施员工“职业生涯导航设计”,让人才不断成长。国泰君安证券公司共产党员、注册分析师金洪明,从二线管理岗位转到一线咨询岗位后,以能者为师,深入研究“K线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以个性化咨询服务引得客户满意。中国银行市分行开展“小专家”队伍建设,及时发现人才。几年来,一批“小专家”陆续走上中层以上领导岗位。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成员平均年龄20多岁,其中硕士以上人员比例超过三分之二。党总支书记庄东辰博士带头学习,率先在证券业务咨询行业提出“行业研究”、“差异性服务”等先进理念,开设“南山牧场”学习讲坛,引导每位员工从自身专长出发,轮流主持学习交流,跟踪证券业务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