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47人获得证书 心理咨询师迈入职业化
今年9月底,来自上海教育、咨询等行业的47名学员获得了“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证书。这是国内首批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心理咨询师。而在本周六、日两天(13、14日),第二次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也将在上海举行,本市将有80名学员参加此次考试。
去年,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始着手进行心理咨询师的资格培训和鉴定的试点工作。如今,心理咨询师必须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获得国家统一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才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据介绍,上海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在全国通用,也是被承认的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据了解,心理咨询师共分为四个等级:心理咨询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此前首批47名心理咨询师,获得的都是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证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吴庆麟认为,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实施,标志着心理咨询师作为正式职业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这将推动上海的心理咨询行业走上正规化、专业化的道路,吸引更多有志之士投身到这一行业中来。心理学专家耿文秀同时指出,心理咨询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资格证书只是一个“准入门槛”。一个心理咨询师面对的是需要心理咨询的人,而不是书本和实验室,因此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两者不可或缺。
心理咨询人才严重紧缺
在西方,几乎每家大公司都配有心理咨询师。职业压力、婚恋危机等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统统可以在心理咨询师那里得到解决。而在中国,每百万人口中仅有2.4名心理咨询服务人员,即使在上海,每百万人口中也只有10名心理咨询服务人员。目前,本市已有约50家医院设有心理咨询门诊,另有10家左右的民营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及20多条心理健康咨询热线,部分高校也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有近1000人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来自中国卫生部的一项数据资料表明:我国各种心理和精神疾病患者达1600万,占总人口的1.23%,青少年中有各种学习、情绪和行为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也已达3000万。但相比之下,我国心理咨询专业人才严重紧缺。
心理咨询师≠“白大褂”
心理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运用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及相关咨询技术,为来访者(主要是正常人)提供心理调适、心理发展的服务,以促使来访者心理健康发展。对此,上海心理卫生学会专家叶斌强调: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也称心理医生)不同,其服务对象以正常人为主,并不涉及心理医疗。也就是说,心理咨询师扮演的是疏导、劝慰的角色,并没有开处方药的权力。由于多数人对心理咨询不够了解,往往误认为“只有患心理疾病的人才会去做心理咨询”。而现在,明白了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医生的区别,人们大可打消顾虑,轻轻松松找咨询师“聊天”,以解除心里的“小疙瘩”。
资格证≠开业执照
在美国,心理咨询师属于高收入的阶层,每小时的收入可达150美元左右。在上海,心理咨询的收费大约在每小时100至1000元之间。从市心理咨询中心了解到,上海目前有120万人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加上高收费,致使很多业内外人士都相信心理咨询师将是一个“金饭碗”。
叶斌透露,心理咨询师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拿到证书并不意味着就成了好的咨询师。市场需要的是极优秀的咨询师,是千里挑一的“种子”。因此,如果简单地冲着“高薪”去考证的话,将来一定会“吃药”。此外,由于国家卫生部曾规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须具备卫生部出具的证书,这是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心理咨询师自己开办心理咨询诊室的梦想,短期内还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