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外虹桥码头功成身退 国际客运中心年底开工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46

  历时四年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项目终于呼之欲出。12月2日下午3点30分,随着中日客货班轮“苏州号”缓缓驶离外虹桥码头,在此运作了30年的外虹桥国际客运站宣告功成身退。包括“一关两检”在内的所有营运设施随即东迁至1000米外的杨树浦路100号。明天中午12点,从日本驶来的“新鉴真”轮就将靠泊这里的汇山码头,成为临时国际客运站正式启运后迎接的首位“客人”。
  在杨树浦路100号现场可以看到,客车通道、集卡通道清晰标示,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集装箱堆场整装待用,因为“苏州号”、“新鉴真”除了中日旅游客人外,还要装运相当多的集装箱货物;1650平方米的旧仓库焕然一新,变成了临时国际客运站。上海港客运服务总公司总经理杨振发告诉记者,“临时”的时间框架是三年。
  到2006年,一座崭新的国际客运中心就将闪亮登场,上海在“消灭”苏州河老码头后,正在逐渐“消灭”黄浦江的老码头,未来黄浦江的功能将是休闲、旅游、亲水、观光。
  作为浦江综合开发的四大亮点项目之一,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设计方案可谓反复“挑剔”,光是国际方案征集就进行了四次。最终敲定的这一方案综合了数家国外设计公司的独到理念。为了不破坏外滩完美的天际线轮廓,“白玉兰”造型标志性建筑将由最初设计的临江退后近百米。新的上海港国际客运站就位于西至虹口港、东至高阳路,北靠东大名路,南临黄浦江的规划地块上,立于数万平方米的绿地间,造型十分奇特--似蛋非蛋,似球非球,业内称之为“双体薄壳非标球体”,在记者眼里更像一条胖乎乎的透明鱼。据说这种球体建筑难度非常高,光计算力点就要六个月,否则就会散架。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有望在年底之前开工,计划2006年底之前建成。未来的国际客运中心不仅将停靠国际客运班轮,还将大量迎送国际游船、邮轮,甚至还有可能出现私人游艇,想象未来坐在临江的风情酒吧里,看着各式游船来来往往的感觉,那种滋味一定很美。
  外虹桥码头的前身是招商局第二码头,又称招商局中栈。1973年在此始建国际客运站,是专为国际旅游者和上海至日本、韩国航线旅客以及港澳同胞而设的客运服务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