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4月26日是双休日,但上海三枪工业大楼的8楼车间,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工人们裁剪的裁剪,折叠的折叠,缝制的缝制……忙碌异常。这里正在生产防治非典的紧俏商品―――口罩。
“从22日接到通知后,我们连夜就动手了。”在现场的三枪集团针织九厂的生产副厂长罗志明对记者说,“三枪原来是不生产口罩的。接到任务后,我们在24小时内将8楼的包装车间改成了专门生产口罩的车间。据昨天统计,我们已经达到人均每天生产200只口罩的水平。到星期一,我们将达到日产2万只的目标。”
在车间的入口处,清楚地标明着“消毒水”和“清水”的字样。生产人员进入车间必须经过洗手,随后穿上白大褂,脚上套上鞋套之后方可进入生产现场。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车间大体分为四块:裁剪纱布的、纱布折叠的、剪口罩带的和缝制口罩的。在折叠处,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将裁剪好的纱布折叠成了20层。口罩完工之后,经过检验、最终经过紫外线消毒才可进行包装。
加班加点生产口罩的不仅是三枪,纺织控股集团下面的海螺集团、服装集团,以及针织二十一厂也正在提高产能。因为生产的口罩不仅仅供应本地市场,还要供应北京等地。
事实上,还有更多的企业在为防治非典而努力。上海华谊集团调整了内部生产结构,优先确保消毒剂所需原料辅料需要。金路化工厂从原来每年生产15吨过氧乙酸消毒液(浓缩液)增产到每天25吨,稀释后可制成5000吨日用消毒液,满足市场供应。上海制皂集团公司已安排所有科室干部到一线参加生产,公司安排8条生产线生产药皂,产能放大到每天8000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