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漳州:建议重修三平朝圣旧香路 串连沿线景点

来自:闽南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72

  在我们的父、母辈,或爷、奶辈时代,虔诚的信众(香客)前往平和三平寺朝圣时,都是从龙海程溪下庄经塔潭,翻山越岭徒步抵达该朝圣胜地的。这条朝圣旧香路延续走了上千年,虽然迂回路转,峰峦叠翠,但香客们为了表达自己欲像当年三平祖师一样不畏艰辛,并期冀求得所卜之签或所求之事灵验,不惧劳苦,一代传一代地重走着这条远离尘嚣的求愿之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走这条羊肠小径的人日见比从前少了,但至今这条朝圣旧香路上,仍保留着南天门土地公庙、淡田观音佛祖、分路亭伽蓝爷、叠石庙三王公、彭水祖师、侍者公、投某(妻)石等景点,以及沿路的花果飘香、苍松茂竹等自然景观,仍很值得后代人集宗教朝圣、旅游度假等再拾走这条路。

  南天门土地公庙:据漳州史书记载:由漳州起程抵三平寺,首站即南天门土地公庙。此庙距城25里遥,言曰“南天文”,俗称“南天门”。所祭之神像即福德正神,俗谓“土地公”。相传,以往香客到此必拜,意乞求香炉里的铜钱以祈发财。

  淡田观音佛祖:淡田岩建于唐282年(广济祖师开基三平寺之际),系原福、泉、漳、厦及海外善男信女前往三平进香必经路中的一座重要庙宇。民国丙戌年间,尼姑林开端(菜姑)集资重兴。传说,观音佛祖原名慈航道人,她封神后云游四海,普度众生。一日,她在云游途中经淡田,看见有位妇女躺在一处僻静山间小道上临盆难产,立马下凡为村妇助产。产下胎儿后,村妇拜倒在地感谢,可慈航道人笑道:“不必感谢。”说完便驾云离去。从此,人们把观音当女佛叩拜,以求生命平安延续。

  分路亭伽蓝爷:此亭一路往程溪镇区,一路来自林下,在此合而为一前往塔潭至三平,故而得名。亭中供奉伽蓝爷,当地人称之为财神爷。相传伽蓝爷生前是一名家财万贯的员外,生性乐善好施,将毕生财产全部捐赠一空。有一次,一名和尚向他化缘,可此时家中已无值钱东西。这时,他发现自己手上还有一块玉镯,年少时戴上无法脱出,就拿刀将自己手腕砍断,把玉镯献给和尚。为了纪念其功德,后人在寺庙中殿供奉伽蓝爷。因为“只要向他求财就一定会给”,所以本地人称之为财神爷。现在做生意的老板还常有人来此顶礼膜拜这尊财神爷,以祈求自己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叠石庙三王公:入“天街”般塔潭村村口不远处,有一座古庙,庙中所奉之三王:大王柳信,精于医道,常采制草药,为乡民治病;二王叶诚,武艺高强,通晓地理,常帮山民寻泉打井;三王英勇,常入山射豺狼、杀虎豹,保护人禽安全。据塔潭村老人介绍,叠石庙所在之处原有一小村落,村落对面有一虎穴,老虎常出没伤人。祖师到此后,点化三块石块叠成三王公像,便破虎穴、求得平安,故名叠石庙。现三王公像是后人雕刻而成的。

  彭水祖师(原名彭水庵):彭水庵地处塔潭村的彭水地段而得名,修葺扩建于1953年,里面有曹岩广惠禅师塑像供人朝拜。当地老人说,广惠(广济同门师兄)曾进山拜访义中禅师,途经彭水,发现此处常有“水鬼”作怪,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苦不堪言。广惠与“水鬼”斗智斗勇,终将“水鬼”制服。后人为纪念广惠禅师的恩德在此建庙塑像朝拜。

  侍者公庙(原名侍者亭):它坐落于程溪镇东马村三关堂自然村地界,是进香通往三平寺的必经之路,约建于唐咸通年间(公元860-873年),是义中僧所建。相传,当时唐武宗反佛,漳州三坪真院被烧,义中避居于龙溪县西北清宁里的九层岩山(今属平和县辖)。当时塔潭村有“虎将公”“毛氏洞”二怪,经常作乱,义中逐个将其收服,并要两怪当侍卫。“毛氏”比较刁钻,向义中僧提出条件说:“师父要我当侍卫者可以,但要求第一炷香火必须让我先享用。”义中僧为了除暴安良,答应了这个条件。故于今三坪院南面山岭上建了侍者庙,以供毛侍者享用第一炷香火。此庙经香客历年来捐资修缮,至今仍完好无损。

  沿途除了这些历史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外,当年的朝圣旧香路从下庄到塔潭,现已有约10余公里的山路拓宽浇铺成水泥路,只有尚不足12公里的行程仍为土路。走这条三平朝圣旧香路,不但可让到三平朝圣的香客缩短路程近20公里,而且沿途山川景色秀丽可人,既有山乡农业生态风光,也有层峦染绿,处处皆为绿氧吧的原始风貌,且还可见到水波如镜,可划船荡漾于上百亩水面的彭水水库等。因此,若能尽快投资修建并完善这条集朝圣与观光旅游的旧香路,既有利于带动沿途山乡经济发展,又可萌发人们寻幽觅古和回归自然的向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