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三下乡” 丰富广大郊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71

  上海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已成为丰富广大郊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抓手。来自市有关部门统计数字显示,从2001年10月―2002年10月,全市共送书下乡161.98万册;送戏2849场;办科技培训班6135次,14.23万名农民参加培训;送医疗器械、药品价值42.17万元,诊治农民患者41.8万名,使“三下乡”活动真正做到长期扎根于农村,扎根于农民群众之中。
  
让农民常看戏,读新书
  近年来,本市文艺剧团送戏下乡存在演出周期长、经济压力大、优秀剧目难下乡等问题,为帮助剧团解决下乡实际困难,强化“常下乡”机制建设,本市主管部门对文艺院团下乡实行经济补贴政策。市文广局调整了下乡演出财政补贴政策,已从市、区两级主要剧团扩大到民营剧团。市主管部门表示,2003年将进一步加大对市级文艺院团下乡演出补贴力度,将原来每场补贴700多元提高到1200元,到崇明等海岛地区演出,每场补贴可达2000元,并对下乡演出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
  为了让农民能经常读好书,看新书,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本市不断完善“文化进社区”工作机制。市新闻出版局在农村乡镇文化馆(站)开办了适合农民阅读习惯的“租、阅、售”三位一体的“新华书苑”,并对历年来上海出版界捐赠建立的图书馆进行定期走访,根据实际情况添置新书。
  
科技人员走进农家
  对农村地区光靠“送”不是长远之计,关键要让农民尝到新技术的甜头。为此,市科委组织了一支50人左右的“常下乡”科技专员队伍,与农民签订了奔小康协议。这批科技专员对重点扶持地区进行常年技术指导,制订科技项目跟踪制度。市科协还组织农艺、食用菌、林业、畜牧、水产、农机等学会经常到郊区进行技术咨询。在科技“常下乡”机制保证下,本市郊区粮油、蔬菜、花卉等良种化率已达到90%以上,靠科学种田、科学养殖致富的农民群体在不断扩大,农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信心更足了。
  
医生高级职称下乡评定
  为解决农民就医难矛盾,市卫生局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支援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新举措,如加大农村医疗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培训,运用远程教学等手段,加强对郊区全科医生、社区护士专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等。更值得一提的是,各级卫生部门严格执行“本市医疗机构卫生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副高级职称前,须到农村和城市基层医疗机构定期工作6个月”的制度,仅2002年,本市就有616名卫生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工作,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的矛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