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莘松中学老师上课时,已不再习惯使用黑板和粉笔,身边也少了以往常见的备课笔记本,可用起数码投影多媒体设备驾轻就熟,鼠标轻移,所有教案网上来。闵行区1900多个中小学班级,今年已有1000个实现多媒体教学,其余的教室明年都将“鸟枪换炮”。
闵行区全力构筑信息化教育高地,除在全市各区县中率先大面积实现投影仪进教室、实施教室装备信息化外,还摘取“三项桂冠”:第一个用光纤将所有教育单位连接建成教育网;第一个实现所有教学场所联入互联网;第一批达到市政府“校校通”工程指标,并通过国家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的测评。今年新配计算机5962台,总数突破1万台,已达到每8名学生拥有1台计算机的水平。据了解,美、英、法等发达国家的生机比例,目前处于4比1到10比1之间。
构建信息化教育平台,促进科教跨越式发展,是支撑全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保障。闵行区在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把教育域网建设列为今年区头号实事工程,区镇两级财政先后投入1.4亿元,实现了一系列建设目标,其中包括一个教育信息中心,教育专网和校园网两个网络,教师、网管和领导三支队伍,教室、学生机房、电子阅览室和电子备课室四室达标。一个中心和两个网络的建成,为全区所有学校提供管理信息化、教学现代化、科研网络化、学习多样化的支撑。同一课程任课老师,如今是在电子备课室协同作战,共同制定出一套共享的网上教案,使不同班级的学生享受接受相对一致的教学质量。
莘松中学老师介绍,班级间的成绩差已从原来五六分,缩小到现在的两三分。计算机网络教室人手一机,电子阅览室两人一台,部分学校还开始实践计算机进教室,以及走道、大厅等公共场所,闵行区学生的电子阅览环境越来越方便。为使有限投入发挥更大效用,闵行区坚持市场化运作,通过招投标方式,选定与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比较一致的产品,既有利于促进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有利于促进生产商开发质量更好、更经济实用的产品,实现双赢。比如,视频双向会议系统经过不断改进,达到声音和形象同步的水平,提高远程教育系统质量。闵行区委书记黄富荣介绍说,借助高标准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建立,闵行区在未来两三年内实现4大目标:构建教学应用的信息平台,为基础教育创新提供支撑;形成信息化学习环境,推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加强校际交流,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学习型城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