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今年,上海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超过200亿元
●上海已建立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20家。平均每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一年申请专利10件以上
●今年前10个月,上海工业企业申请专利7799项,占全市62.7%,列全国第一
上海企业不再一门心思只抓生产。今年以来,上海科研投入企业出资占大头,仅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超过200亿元,申请专利企业占全市总量62.7%,企业已成为申城技术创新主体。
过去,上海企业一直是生产链上的新技术消费者,而今成为技术创新“主角”。据市经委科技处处长蔡小庆透露,上海至今已建立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20家,通过营造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实施“专利导向”,提升自主开发能力。上海有2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国总数的10%,宝钢、电气、广电、上汽等集团在此基础上还发展成中央研究院,主攻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这种技术创新模式,与跨国公司转移到上海的研发中心相似。上海的企业技术中心没有“终身制”,每年都有严格的考核标准,一旦当年投入和开发不到位,就会被摘牌,今年就有2家被摘牌、2家被调整。如此快马扬鞭激发了创新动力,平均每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一年申请的专利在10件以上。
企业技术中心让生产方有了自己的科研“大脑”,可根据市场需要迅速开发新产品,实现了从上海制造到上海研发的跨越。据悉,上海每年被评为市级新产品的就有200多项,其中相当一部分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四届上海工博会上,45%的获奖产品为近一两年内开发的上海新产品。今年,上海新产品产值将达2000亿元左右,占工业产值比重26%以上。今年前10个月,上海工业企业申请专利7799项,大大超过高校、科研院所,占全市总量的62.7%,这一比例超越台湾名列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