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上海银行行长论坛”获悉,从今年年初到10月底,已有28家在沪外资银行增加营运资金或资本金的申请获得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共计金额5.06亿美元,目前增加资金已全部到位。银行同业公会人士认为,外资银行在上海的增资行为已经成了今年上海第三产业领域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渠道。
“入世”效应的显现和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时间表的确立,使上海成为外资银行争相抢滩的宝地。从年初开始,外资金融巨头就开始在沪“跑马圈地”:3月19日,花旗银行上海分行率先获准增资,营运资金增加到5.9亿元人民币,并成为国内首家获准经营全面外汇业务的外资银行;紧随其后,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相继宣布扩展其在上海的业务网络,增设支行、扩充营业场地,推出面向中国境内居民的外汇服务;花旗和渣打还先后在上海设立了个人理财中心,汇丰集团更是将其心脏―――全球数据处理中心落户于上海。与此同时,外资银行入股沪上小银行的消息也频频传来:先是汇丰投资6500万美元获得上海银行8%股权,接着又有消息称花旗银行拟收购浦东发展银行8%至10%的股权。
据统计,目前世界前50位的大银行中,已有20多家在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在全国外资金融机构的存款、贷款、总资产中,上海外资金融机构所占的比重都超过了半数。现在上海仅外资银行营运资金总额就已经达到了15.16亿美元。仍有不少外资银行正积极筹备在沪新设机构、扩大网点、发展自助银行等事宜。随着上海作为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窗口示范效应的日益显现,外资金融机构在沪增资扩股的势头势必更加强劲,成为今后本市第三产业领域引进外资的一条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