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社区司法综合服务体系覆盖上海全市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48

  上海市民足不出社区就可获得法律服务。今年市政府实事之一―――社区司法综合服务窗口项目建设正进入“冲刺”阶段:193个“窗口”已投入使用,年底将建成234个。一个集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安置帮教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法律服务体系,将覆盖上海各街道、乡镇。目前,各区县正抓紧整合各方面人才资源,完善“一口受理”工作机制,落实首问负责制,使“窗口”运转更高效。
  上海社区司法综合服务窗口建设起步于2000年初。市司法局在部分街道建立司法综合服务窗口,组织基层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律师和公证人员,以及学者、法官、检察官等志愿者为民服务,小到咨询法律,大到调解纠纷、申请法律援助等,都能“一揽子解决”。截至今年10月,“窗口”已调处纠纷3.1万余件,提供法律咨询6万余人次,提供法律援助1243件,代理诉讼案件1.8万余件、非讼案件4345件,“110”联动处警3.8万余次,直接受理群众来信来访563件,办结515件。
  今年初,“窗口”又新增信访接待功能,不仅有专职干部、司法助理员坐堂“门诊”,还有职能部门和社区法律顾问志愿者等组成阵容强大的“咨询团”,随时为居民“答疑解惑”。家住成都北路的徐女士从江苏嫁到上海多年,一直没办户口。新近丈夫下岗,她又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就到“窗口”反映情况。令她惊奇的是,接待人员不但详细介绍相关政策,还帮她写申请报告,并转有关职能部门报批。没多久,徐女士就报上了户口。张先生今年3月骑车回家途中,跌进某建筑工程队挖的坑中,造成骨折。工程队拒绝赔偿,张先生又没钱请律师,怎么办?他慕名来到社区“窗口”后,浦东新区法律援助中心的派驻人员马上相帮申请援助手续。没多久,有关工程队就承担了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居民们闻之,纷纷赞叹:“窗口”真管用!社区司法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揽子到底”法律服务,方便了居民群众。“窗口”虽分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多个项目,但工作人员分工不分家。如有的居民前来咨询的民事纠纷比较复杂,接待人员会马上“移交”社区矛盾调解中心介入,防止矛盾激化;调解不成,居民决定打官司,“窗口”又会安排基层法律工作者或律师做代理人。“窗口”还与警方“110”联动,一旦接到警方提供的纠纷信息,“窗口”马上派员前往处理。如杨浦区定海街道“窗口”与街道警署联手,对可能激化的纠纷,民警及时到场,“窗口”工作人员积极调处,双管齐下,化解矛盾。
  市司法局负责同志表示,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加强街道(镇)司法科所对“窗口”的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窗口”工作人员将更主动深入小区,了解掌握各类纠纷信息,积极协助和指导调委会调处久拖不决、疑难复杂的纠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