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博:满怀信心的期盼
今天,距离国际展览局第132次会议投票决定2010年世博会举办地的日子还有8天。申办世博会,一个中国人为之努力了三年的梦想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初冬的寒风中,申博成了中华大地一个热烈的话题。四处涌动的申博热潮正有力地传达着同一个声音:开放的中国和中国人民正热切渴望构筑一个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大舞台,为中国创造一个“零距离”接触世界的机遇。满怀信心,我们热忱期待:申博成功。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举办一届最为精彩的世博会。”历次的陈述中,中国坚定的承诺博得了满堂喝彩。国际展览局考察团的专家在沪考察期间同样满意地表示:上海完全有能力举办世博会。
“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充满激情的口号在大街小巷传递,激荡着人们对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心。
信心,来自于一个快速发展和日益开放的中国。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巨大的发展能量得以前所未有地释放,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上海,更是这场沧桑巨变的缩影。如今的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稳定,秩序良好,加上13亿人民的支持,将为成功举办世博会提供最可靠的保证。
信心,来自于对世界博览事业的巨大推力。预测表明,参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海内外观众将达到7000万人次,有望创下世博会历史的最高纪录,而这一预测有着可靠的支撑―――仅上海和江浙两省的人口,就已达到1.3亿,相当于英国和法国的人口总和。创纪录的参观人数,加上首次移师发展中国家,对于扩大世博会影响、促进国际博览事业发展,其意义不言而喻。
信心,来自于独具魅力的主题和选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紧紧抓住了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将激起人们对建设现代文明都市的理性思考。泛舟浦江两岸,凝视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间世博会选址地区,你会发现,在这5.4平方公里的土地周围,既有散发着浓郁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老城厢,又有以万国建筑闻名的外滩以及象征着希望的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这里浓缩着上海从一个昔日的小渔村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大步迈进的历史,是城市发展的真实写照。在这样的地点,举办一届以“城市”为主题的博览会,独一无二的创意成为中国申博的耀眼筹码。
信心,来自于我们锲而不舍的努力。上海已在基础设施、财政预算、展览计划、参观接待等各方面作好了系统规划。仅以城市交通为例,到2010年,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将从目前的65公里增加到400公里,同时高速公路网将达到650公里。据预计,到2010年,上海每天交通出行总量将突破4000万人次,完全有能力容纳因世博会而增加的日均60―80万人次的交通出行量。
财富论坛、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行年会……成功举办了一次次重大国际性活动的上海正满怀信心,迎接世界最高级别博览会的到来。
我们期待:申博成功,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与世界共享世博会带来的机遇。
这是一片让中国与世界“零距离”接触的舞台,如果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势必将加速中国在未来十年乃至更长远的时间内,以更为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
举办世博会的宗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推动参展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经济辐射力日益扩大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举办世博会,全方位地展示各参展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和发展前景,这势必加强参展国之间以及参展国与中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我们有理由期待:一旦申博成功,将深刻影响中国的未来。
最令人瞩目的,当然是世博会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据悉,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直接资金投入将达到30亿美元,而研究表明,每投资世博会场馆1美元,可以带动5至10美元的其他相关投资,并能刺激公关业、法律业、会计业、旅游业……世博会的到来,将成为21世纪初期上海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发动机之一。
仅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据权威部门测算,在上海世博会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中,预计将有30%至35%继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参观游览。这意味着长江三角洲以至中国最为富庶的整个华东地区,都将受到上海世博会直接的辐射和带动。
受惠的不仅仅是中国。有关专家表示,“如果中国上海举办世博会,将具有‘双赢’效果,给参展国和全球企业界带来广阔的经济贸易机会。”最直接的,在拥有庞大市场潜力的大国举办世博会,无疑是摆出一个诱人的旅游展台,将为参展国带来丰富的旅游客源和经济利益。据悉,2001年中国出境旅游就已经达到了1200万人次,花费超过200亿美元,有13亿人口和经济快速发展为基础,未来的潜力不可限量。上海市有关人士也明确表示,将与各国企业分享世博会高达数百亿元的巨额商机。
受惠的不单单是经济领域。借世博会的东风,上海将进一步改善包括世博会场馆规划区在内的市民居住环境,并结合浦江两岸开发,使上海城市面貌实现新的飞跃;以“城市”为主题,将为中国、为上海提供学习各国经验的机会,加速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提升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并由此带动长江三角洲整个城市群的发展;举办世博会,也是提升上海文化品位,提高市民素质的过程……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展望美好前景,13亿中国人民正热情期待世博机遇的降临:上海,好运!
我们全力以赴:亿万华夏儿女共同的心愿,支持中国申博!
2002上海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资料显示,上海有84.7%的公众认为中国能够成功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而盖洛普调查显示,中国申博的民众支持率,超过了90%!
热切的期盼正化为行动,2002年的申城到处涌动支持申博的热潮―――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规划区内的雪野小区和白莲泾小区制作了千人签名的申博横幅和“申博号”龙舟,表达了热切期盼申博成功的心情;
由同济大学等联合举办的支持申博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收到应征作品近4000份;复旦大学的同学们向在上海的留学生征集支持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理由,将征集到的理由制作成歌曲;
东方网嘉宾聊天室以“申博”为主题的一次谈话,短短90分钟内,就有近万余次的页面点击率;
热情从这里传递,海内外亿万华夏儿女也竞相表达翘首以盼申博成功的心情―――
苏州一位绣女花了5个月的时间,精心绣了一幅曾在世博会上得奖的刺绣作品《耶稣》赠给申博办,以表达苏州人民对申博的支持;“帕萨特―――申博之旅”途经长江三角洲7个城市,所到之处受到当地民众的热情支持;
来自美国哈佛、普林斯顿、宾州、康奈尔和布朗五所名校的香港同学会,在美国成立了五大名校香港学生支持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联合委员会,并在互联网上发起了签名活动;
中国申博同样受到了世界的关注,海外著名人士和跨国公司驻华机构也纷纷表达对中国申博的祝福―――
前来参加上海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的世界500强巨头联名致信国际展览局,支持中国申博;
国际贵都大饭店、锦沧文华大酒店等17家酒店总经理会聚在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正门广场,出席了申博徽标旗的升旗仪式,以此表达沪上酒店业对申博的支持;
……
全力以赴,热情的支持表达着同一个梦想:在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举办一届最为精彩的世博会。在最后冲刺的日子里,让我们满怀信心地期盼:把上海带给世界,把世界带回上海;将中国介绍给世界,将世界介绍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