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在日前召开的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先进表彰暨“在地统计”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冯国勤指出:实施区县“在地统计”,是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在统计管理体制层面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为建立完善现代城市统计体系提供了新的抓手,更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区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快推进上海“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建设。要立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精心试点、平稳过渡、全面推进”的原则,积极稳妥开展,务必求得实效。
(1)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把推进区县“在地统计”改革试点工作化作社会各方的自觉行动。各区县要在比照市里模式成立“在地统计”工作领导小组的同时,充实、加强区县统计机构力量,建立健全街道(乡镇)统计网络。市有关部门、单位和各统计对象要加强与统计部门的协同和协作,宣传部门还要配合做好相关宣传工作。要通过全市各方的共同努力,做到统计渠道不断,统计资料不乱,统计数据不重不漏、真实可靠。
(2)合理利用统计数据,有效发挥区县“在地统计”改革试点的作用。实行区县“在地统计”后,要防止搞数字政绩,不能利用统计数据进行区县之间发展水平的盲目攀比,也不宜搞区县人均GDP这类指标数据,以免影响全市统计数据的科学性。
(3)以实施区县“在地统计”改革试点为契机,创新统计工作的体制和机制。要以实现统计现代化为目标,加快构建完善能够全面反映第三产业发展的统计框架,改革统计制度方法,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同时要进一步提升统计为政府、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水平。此外,国勤同志还要求做好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后续工作,加强对普查数据的维护更新、开发利用和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