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投资仅50万元的国健兰生有限公司,不出3年销售收入达数千万元;留美博士常兆华回国白手起家,一个新的投资项目被国家计委列为支持项目;由几个大学生合股起家的复旦金仕达,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软件巨头……新区科技局透露,今年1到8月,高技术产业产值已占新区工业总产值48%。这表明,浦东的创新创业体系实现了高起点的跨越。
从发达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看,创新体系的建立包括创新资源、创新机构、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四大要素。风险投资是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是创新资源的主体。随着一大批小型科技企业孵化壮大,浦东正成为国内各类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首选。据统计,落户新区的各类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超过1500亿元,占全国1/5强;陆家嘴地区还聚集了123家中外金融机构,基本形成风险基金、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多元化发展格局,为创新创业体系提供了源源的资金支持。
引进智力,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浦东的创新创业有了原创基地。目前,中外企业在新区设立的研发机构已超过150家,其中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占了半数,如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讯达亚太地区研发中心等。跨国公司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都超过1000万元,其中贝尔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的投入达5亿元人民币。浦东还注重与国家部委的合作,加快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研发机构向浦东会集。与科技部合作建立的国家信息安全(东部)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园、863光电子产业基地,中科院所属的上海药物研究所、浦东科技园和中科院浦东院活动中心等,都为浦东的新兴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以建设高科技产业园区作为创新机制形成的主要载体,浦东整合创业要素,重点建设以张江为龙头、包括金桥、外高桥和孙桥在内的“一江三桥”园区,使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功能明显提升。张江集中了宏力、中芯、泰隆等一批重大项目,形成微电子产业带;外高桥汇集了英特尔、IBM、安捷伦、飞利普等一批世界知名IT企业;金桥以西门子、贝尔、阿尔卡特、惠普为代表,成为国内跨国公司生产基地最密集的地区。
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浦东建立起由新区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新区知识产权宏观管理;浦东还在全国率先建立知识产权法庭,并加强同外省市有关部门的合作联系,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对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带来的阻力。多层的知识产权保护网,使浦东成为创新者的乐土、创业家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