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起,民案快审速裁
8月1日起,上海将全面试行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若干操作规程》,推广民审速裁机制。就此,老百姓打官司(简单民事或商事)将更加快捷,以往也许需数月才能审结的案件,最快可当天受理当天审结。何以能快?一方面,适用简易程序的民审案件,一名法官就可审判、可用电话等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应诉、庭审亦可不受“调查―――辩论―――调解裁判”的三段式限制。另一方面,简易程序的操作规程也被细化得更快捷,对“速裁”的各个环节作了一系列明确的时间限定―――从立案到移送法官最迟不超过2个工作日;法官接案后应在2日内传唤双方当事人到庭;法官接案到开庭一般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双方当事人同意时,可以当天受理当天开庭,等等。而以往民审,立案到开庭,通常至少一个月,审结更在数月后。高院明确规定:除了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发回重审或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辖区内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新类型案件(但双方当事人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除外)、其他应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审民事案件等六类案件外,其他案件均可适用简易程序。据悉,这将使全市近80%的一审民事案件得以驶上“快车道”。见证快审速裁惠百姓先期试点的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在立案庭专设了“速裁法官组”,屈指算来,已经“速裁”9个月。期间,所审结的3220件速裁案,平均结案周期仅20天,远快于此前的“约一个半月”;每位法官月均办案57件,远高于此前的十几件;“速裁”审结案件无一改判,高效、公平。“见缝插针”一小时林丽音彷徨无计。前年离婚后,7岁幼女判给男方,自己独身闯东瀛。今年春节,回国探望,不料前夫早下岗,每月就靠28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林丽音决定去法院诉求女儿抚养权,以便随己出国生活。可是,签证期限才10天,行吗?这类的“对簿公堂”通常至少个把月:立案、择日、确定承办法官、通知当事人,再是庭审、调查、辩论、调解、宣判。这天,只准备先来“挂个号”的林丽音,下午1点与作为被告的前夫一起来到浦东法院。没想立案庭工作人员问明情由,5分钟后即将此案转给速裁组;承办的葛法官本已安排一案开庭,可当事人尚未到,当即“见缝插针”,为林丽音一案开庭。诉由简明,事实清楚,双方均无异议,2点,庭审便告结束;2点15分,林丽音就拿到盖有法院鲜红印章的《民事调解书》,获得了女儿的抚养权。前后不过1小时零15分。两月“提速”为两周陆彩蝶几欲绝望。因轻信而借给他人5万元已一年多,次次催讨都被对方“太极拳”挡回。今年5月,年届八十的老母得知此事当即晕倒送医院急救。6000元急诊费,此后每天近200元药费,让月收入仅800元的陆彩蝶山穷水尽。打官司讨债?都说没有两个月,这种官司完不了。再拖两月,老母药钱去哪寻?没想,浦东法院受理时,认为其借贷纠纷事实简明,可以适用简易程序速裁。次日,案件就直接转给了速裁组,承办的竺法官当天就根据陆彩蝶提供的呼机号码通知被告应诉,待被告随即要求的八天答辩期结束,双方到庭,半小时达成调解:先还1.1万元,此后每月还1000元。不久,陆彩蝶拿到钱款。掐指一算,本计划打两月的官司,如今不到两周就解决了。删繁就简当堂清刘美云泪涌如泉。一厂商多年积欠下她的公司货款43万元,今年4月面对催讨却一语封门:没钱。没钱?自己和几个“下岗兄弟姐妹”用毕生积蓄成立的企业,早已勉力难撑;家中,父亲“恶症”需治疗,外婆丧事要办,处处急等钱。含泪相求无果,刘美云要上法院。然而,一位生意伙伴现身说法,商事纠纷,立案到开庭要花上几十天不说,由于只能用书面送达诉状副本,那回他一时不慎写错了被告方的地址,结果信函往返就是一星期,好不容易等到开庭,光是陈述诉由又费了大半天,结果,官司一打两月。这可怎么办?直到那天去浦东法院,刘美云依然一路愁肠百结。不料,立案当日案件就移送给了速裁组,承办的陶法官随即电话通知了被告厂方律师应诉,7天后开庭。庭审中,陶法官根据简易程序规程,不再让双方大段陈述诉由,只询问双方对这些已经写在起诉状上的内容有无补充,双方均无异议,立即转入调解,不到一小时就达成协议:先还39万,余款限期还清。又过一天,钱款拿到。专访谢绝“迟来的正义”记者:方便百姓的“民审大提速”,有着怎样的社会背景?盛勇强(市高院民一庭庭长):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交往日频,民事纠纷日益增多,急需及时裁断。上海一审民事案件数,近10年来一直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占受案总量的比例也已达七成;而审判人员等司法资源的增长赶不上,客观造成一些“积案”、“余案”。而今,通过案件繁简分流、完备速裁机制,提高办案效率,正利于建立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审裁机制。记者:“提速”也是接轨国际吧?盛勇强:强调“快速审理”,同样是国际司法界的呼声。我在美国访问时,他们法院的开庭“排期”已到2003年,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如意大利,就曾因本国法院审案时间太冗长,而被告上欧洲人权法院。在“诉讼爆炸”的今天,提高审案效率,是国际司法潮流的共同走向;创设简单民事案件的快审机制,是国际两大法系民事诉讼制度的一致发展趋势。记者:有句法谚,“迟来的正义等于无正义”,公正与效率的平衡点何在?盛勇强:重要的是操作是否规范,所以我们强调要规范化地提高审判效率。同时,高院相应规定了保障性条款,如涉及诉讼权利义务的告知、当事人对诉讼权利和活动的意见等,均要求如实记明庭审笔录,并强调由当事人签名认可。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永恒主题。提示“快审速裁”须知法院立案庭自会根据案情决定案件是否适用“速裁”。法官同时提示:如可能,上诉时最好和被告一起到法院,以便能马上开庭;或尽可能提供被告的电话等便捷联系方式,以便法院能从速通知;此外,一并带全证据,如借贷案中的借贷凭证原件,离婚案中的身份证、结婚证、房屋产权证等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