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厦门:两岸近期将协商开辟定期客滚航线 有望自驾游(图)

来自:厦门商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08

台航旗下的“台华”轮。

两岸近期将协商开辟定期客滚航线。据悉,两岸海运业者已经看好厦台航线,考虑发展海峡客滚渡轮运输。假以成行,以客滚船行驶,客票价格约为“厦金一条龙”的一半。

  3月上旬,台中港务局考察团一行莅厦,就台湾台中港与厦门港客滚对接,今后定期开通客滚航线等与厦门港口管理局进行探讨。台中港务局是首次派团参访厦门港,团员们才下码头,心里已然有谱,开通台岛—厦门客滚航线,地蒙其利,天逢其时。

  事实上,何止是台中港务局考察团,台湾航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威东航运、厦门远洋公司、厦门港务控股集团等两岸海运业者早已有意经营两岸定期客轮。据厦门港口管理局顾问林明坚介绍,由于双方业者有意经营此航线不止一家,两岸只要进一步沟通、协商,做好运力、航班、码头对接等事宜,经两岸交通主管部门许可,即可成行。到时,以客滚船行驶,从厦门港出发,经7—10小时,若傍晚出发,在船上睡上一夜,第二天就可以到台湾,其间往返票价计划设在800元人民币上下,价格约为经厦金“小三通”转搭飞机赴台的一半。

  林明坚预计,厦门最快可望在4月率先采用个案形式开通两岸客滚航线,发展海峡客滚渡轮运输,形成厦台海上运输新形态。

  地利  发展客滚渡轮最佳口岸

  在两岸基本实现 “三通”后,大陆有63个口岸可与台湾11个港口对接。对厦门航运而言,除了集装箱直航、厦金“小三通”的运输优势外,又增加一种客滚运输方式,厦门仍然具有直航台湾航程最短的明显优势。

  今年厦门“两会”期间,九三学社厦门市委会特别关注海峡渡轮问题,建议将“客滚渡轮”的概念引入厦台交通运输中。如现在的大陆环渤海地区,就经常采用这样的方式与韩国进行运输商贸往来,目前山东到韩国间客滚班轮航线已达7条。货物、车辆和客人都可以直接通关,在手续上非常便捷。

  提案指出,“厦门作为直航台湾航程最短的大陆港口,自然是采用这种方式的最佳地点。从厦门港到台中的海上距离只有136海里,如果船速20节,船舶海上航行时间不超过7小时;到高雄港仅165海里,航行时间大约只需9小时;到基隆港为222海里,航行时间大约只需11小时。也就是说,安排晚上出发,第二天早上可到达台湾港口。”

  不过,提案也提出,厦门现有的渡轮属于海湾水域的小渡轮,集中在厦金、厦鼓、厦漳航线上,主要承担旅客过渡运输。如果打算采用两岸客滚渡轮的话,在向上争取政策的同时,也要提前在厦门的码头功能上进行规划,早做准备。

  据了解,厦门共有8个滚装码头,各有功能,有的已能满足客滚船渡海要求。如石湖山码头,已是来厦大宗散货的卸货地。东渡厦金客运码头虽不属滚装码头,但码头长463米,水深12米,能接待来自世界各地10万吨级邮船靠泊,岸上设施具备出入境旅客通关条件,且地处市中心,便于客源集散。为了满足两岸客滚运输的需要,厦门市政府责成厦门港口管理局与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加快对东渡邮轮中心码头进行改造,增加滚装码头设施,增设汽车上下船通道,预计工程7月底完工。

  便利  票价省一半,有望自驾游

  在对台运输中,厦门客源一直很充足。据厦门边检总站统计,去年,金厦“小三通”客流量高达91万人次,占福建与金马“小三通”人数的93%,创下开航8年来年度最高纪录。

  走“小三通”者有台商,也有到大陆祭祖、探亲访友、交流、旅游观光的台湾本岛居民。此外,到大陆参加活动的台湾师生也爱走这条线。大陆亦有不少旅客借道赴金门、澎湖、台岛旅游。那么,他们是否愿意接受两岸“渡轮”模式呢?

  据台湾《经济日报》分析,由于渡船可安排晚上起航,次日清晨抵达目的港,旅客来回都可以省下旅馆费用,加上乘船费用较低,票价设计在800元—1000元人民币,与“金厦一条龙”航空加海运及陆运费用共1400人民币相比,不仅省去1至2小时的中转时间,票价也省一半。

  并且,九三学社厦门市委会认为,旅客可以自身携带较多的物品上船,对经常往返两岸的中低收入群体,对时间要求不高的旅游团体或想体验海上生活的游客,尤其对台湾的进香团等宗教团、从事两岸小额贸易的商人和回乡省亲的同胞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此外,林明坚说,客滚渡轮的优势,在于同时能够运载汽车和旅客,这将为两岸的汽车上岸提供直接通达的条件,也为两岸民众相互来往、实现自驾行成为可能。

  规划  拟辟至基隆、台中、高雄航线

  实际上,对于两岸渡轮前景,大陆至少有四家业者看好,中外运公司、中远集团、山东渤海轮渡公司、山东威东海运公司均有计划,以车辆可直接开上开下的客货两用船,开辟厦门—台湾本岛航线。船的总吨位约为1万至2万吨的大船,可搭载250人,以及上百个TEU(国际标准集装箱)。

  台湾业者也不等闲,提早谋划。据林明坚介绍,海基会原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焦仁和投资的华达国际海运,旗下“海洋拉拉号” 客滚轮,有意参与两岸客轮市场,开辟基隆—厦门航线。台湾中和航运的“今日之星”,也看中这块“蛋糕”,想开辟台中—厦门路线。

  最让人看好的是台航计划以原航行高雄到马公的“台华轮”,欲辟高雄—马公—厦门的两岸定期客滚轮航班。这艘总吨位为8134吨的豪华客滚船,内设1000个座位,包括200个铺位和800个座位,载车量小客车约100部,并可兼载高层大客车、大货车。全船配备最新科技导航及避碰航仪,并装置远洋航行之稳定平衡翼,消波率达90%,航行平稳舒适。台航打算改造400个座位成为200个铺位,并增设相应的娱乐设备,以来满足今后需求。

  针对具体航班,台航已做出具体规划———周一、周四晚从高雄出发,周二、周五从厦门返台。客滚船从高雄航行至澎湖马公约需4个半小时,然后再从澎湖马公航行至厦门需7小时,大陆居民如果从厦门出发,就可以在澎湖游玩一天。往返客票价预定在800元人民币。台航已和台湾及厦门的旅游业者接洽,就揽客、组团事宜进行商榷。

  目前,台湾三家业者均已向大陆、台湾交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希望尽快获得许可。

  相关链接

  两岸车辆往来可鉴粤港模式

  谁率先开通两岸客滚渡轮运输,就能取得更大的“蛋糕”。两岸客滚渡轮运输能否实现,最大的问题是两岸的政策对接,目前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两岸的车辆互通问题。

  专家建议,海峡客滚渡轮运输可借鉴粤港车辆往来管理模式,推动出台闽台两地车牌政策,即“一辆车,两块牌”,车辆上船前一块牌,下船又加挂上另一块牌,从而实现厦台两地车辆自由往来,方便出行者。

  此外,开展渡轮运输,既要有近期的思考又有长远的规划,只有码头与船舶相匹配,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率。九三学社厦门市委会还建议,正视台湾海峡恶劣的水文气象影响,以安全来衡量厦台渡轮运输工作,按安全、环保和舒适的要求制定渡轮运输船型标准,建立海峡精细化的气象监测、预报和预警服务,适时建立管理办法,以航线对接港口为突破口推动建立厦台搜救协作机制。

  鉴于客滚渡轮投入大在航线开通初期,由于客源和货源的不足,运费收入可能低于运输成本,航商可能会面临较大的亏损,可以在市场培育期间,经过成本测算给予航运公司适当补贴。参照中日航线和中韩航线的经营模式,大陆方面可以由有资质、管理好的航商、码头合资组建一家公司,再与对岸有实力的公司成立两岸合资公司,共同经营客滚船。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各个股东现有的资源和优势,也有利于风险共担和两岸航运界的合作。

  名词解释

  海上渡轮运输

  是指在陆岛间、岛屿间或海峡间的水上运输。根据承载人、车、货的不同要求,渡轮分类为客船、客货船,滚装船和客滚船。

  客滚渡轮运输具有与其他运输方式兼容性好、装卸效率高、装卸费用低等竞争优势。客滚船主要用于装运卡车、小汽车、旅客以及提供船上游客住宿和娱乐服务,适合运输条件要求高的货物运载,更适合广大民众乘坐。(陈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