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作为大陆重要对台口岸城市,在厦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发挥了对台交流先行先试区作用。
2001年1月2日,金门、马祖与福建沿海地区的海上客、货运航线开通,厦门开通了与金门之间的“小三通”。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上直航起锚,两岸直接双向全面通邮,平日包机开航基本实现了两岸的直接“三通”。2009年4月26日第三次“陈江会”上3项协议的签署和1个共识的达成,标志着两岸实现了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的全面“三通”。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教授张文生分析,这次在“陈江会”上签署的《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将促使大陆各地与台湾的直航往来航班次逐步增加。随着台湾与内地距离的相对缩短,福建作为对台前沿阵地的空中直航优势会被逐步分散,有所削弱。但是厦金航线“小三通”作为两岸往返最经济实惠、最便捷通道的优势将会更充分显现出来。另外,作为海上货运的黄金通道,厦门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随着两岸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这个优势将更加明显。
厦门港有8个港区,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港口。到基隆的实际距离只有160海里,距高雄仅165海里。全面“三通”后,厦门将成为东南沿海港口的枢纽航运中心。自1997年4月19日开通厦门与高雄试点直航以来,截止到2008年底,累计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30万标箱,占大陆对台试点直航集装箱吞吐量的70%。目前,厦门港拥有5万吨级以上泊位37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21个。集装箱、石油、煤炭等专用码头一应俱全,最大靠泊能力达到15万吨级,航道水深达14米,10万吨级以上船舶可全天候进出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列世界第20位。
厦门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随着两岸交流不断深入,特别是两岸直接“三通”的全面实现,厦门市将继续利用口岸优势,加强与大陆开放赴台旅游省、市的区域合作,进一步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吸引更多台湾游客来厦门旅游和大陆游客经厦门赴金门、澎湖、台湾本岛旅游。
厦门在对台人员往来的接待、集装箱两岸海上直航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台胞出入大陆的重点口岸和公安部批准的首批台胞落地办证点,厦门已经建立了一整套为台胞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办证、签注和入出境通关服务体系,受到台胞广泛好评。
截至2008年底,厦门累计接待往来台胞732万人次。2008年全年接待赴台交流团组197个,2261人次,增长123%;经“小三通”赴台旅游团组103个,2661人次;经厦门口岸赴金门、澎湖旅游团组461个,10078人次。
今年第一季度厦门对台旅游工作成效显著,据统计,一季度厦门接待台湾入境过夜旅游者77593人次,同比增长51.49%。经厦门口岸赴台湾本岛旅游团293个,8360人次,其中,省外游客经厦门口岸赴台湾本岛旅游团146个,4531人次。经厦门口岸赴金门旅游团107个,2481人次,同比增长70%。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取道“厦金航线”往返两岸的出入境旅客人数突破万人次大关,达到10687人次,同比增长121%。其中,出境旅客人数为5460人次,入境旅客人数5227人次。(记者 何树河 实习生 洪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