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通稿:构建交流合作支撑体系 力求“先行先试”新突破

来自:www.fjta.com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27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这是迄今为止国务院对海峡旅游的高度评价和定位,引起国内外旅游界对海峡旅游的高度关注!

回顾近年来,福建省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闽台旅游交流合作,全力推动福建居民赴金马澎地区旅游,凸显了福建对台旅游在全国的重要位置。据统计,自1987—2009年,台胞来闽寻根谒祖、探亲访友、观光游览突破1000多万人次,占大陆接待台胞总人数的19.2%,居全国前列,占全省入境游客总量的1/3左右,促进了福建旅游产业的发展,密切了闽台两岸人民的往来与情感,增强了台胞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为做好台湾人民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打造海峡旅游品牌,闽台旅游交流日益深化。首先是建立旅游协作机制。组织编制《海峡两岸(闽台)旅游区规划》,邀请两岸著名的旅游专家、学者参与讨论,强化闽台旅游合作。举办海峡旅游论坛,邀请台湾地区知名专家学者共商海峡旅游合作事宜,促进构建闽台旅游合作区,共同培育“海峡旅游”品牌,达成海峡两岸旅游发展共识。举办海峡旅游圆桌会议、海峡旅游“1+1”(旅行商对接)洽谈会,与台湾旅行商设计闽台双向旅游精品线路,共同开拓客源市场,组织闽台两地旅行商签订旅游业务合作。进一步落实《海峡旅游区域协作备忘录》具体事宜,深化武夷山-阿里山、大金湖-日月潭“两山两水”旅游业务合作,在第四届海峡旅游博览会期间,海西23个城市旅游局局长共同签署了《海峡西岸旅游区域合作联盟厦门宣言》等,使闽台旅游合作有实质性的进展。其次是深化闽台两地交往与交流。组团参加国家旅游局在台北举办的旅游展示活动,组团到澎湖举办福建旅游推介会,组织参加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全面展示福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联合台湾民间旅游组织共同推出“海峡旅游”休闲度假产品,扩大闽台交流合作内容;邀请媒体来闽实地考察、踩线,组织闽台两地旅游业界进行互访,深化和拓展旅游合作。再次是联合举办旅游节庆活动。邀请台湾民间旅游机构联办妈祖文化、关帝文化、土楼文化、武夷山文化、开漳圣王、保生大帝等民俗文化旅游节,进一步扩大了民俗文化对台湾民众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提升海峡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台湾民众来福建旅游。

二是构筑对接平台,“海峡旅游”品牌日渐成熟。从2005年开始,省政府与国家旅游局联合举办海峡旅游博览会,邀请台湾民间旅游组织协办,共同培育“海峡旅游”品牌,为积极做好台湾人民工作开辟新的渠道。海峡旅游博览会为海峡两岸旅游业界搭建一个优势互补、资源互享、信息互通、市场互动的特色平台,加强了闽台旅游双向对接和交流合作,对增进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海峡旅游博览会现已成为以海峡两岸旅游合作为主要内容、辐射境内外的重要旅游展会。

至2008年,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其中2008年第四届海峡旅游博览会邀请300多名台湾旅行商前来参会,各省市旅游局也组织较大团队前来参加,整个活动体现海峡两岸旅游大团结、大沟通、大协作。活动期间举办第四届海峡旅游圆桌会议暨海峡西岸区域协作《厦门宣言》签约仪式、海峡两岸“1+1”旅行商对接洽谈会、“海峡旅游杯”第四届高尔夫友谊赛等活动;并与台湾雄狮旅行社签订了《福建旅游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借其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和分销渠道系统,着力重点推销福建旅游产品。海峡旅游博览会促进了两岸和国外旅游产业链在福建的延伸。云南、广东、浙江、西藏、湖南等7个省市也在活动期间举办旅游推介会。海峡旅游博览会及民俗节庆活动已成为推动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合作、打造“海峡旅游”品牌的重要平台。

三是开拓宣传促销渠道,海峡旅游品牌影响不断壮大。首先是全位搭建对台旅游宣传促销平台,全面提升对台旅游宣传促销水平。借助电视、网站、平面媒体等现代传媒手段,通过组团赴境外促销推介、参加国际旅交会等重要展会、建设海峡旅游中英日韩德俄六个语种网站、出版《海峡旅游》杂志等渠道,全方位宣传福建旅游资源,不断扩大我省旅游品牌在台港澳、东南亚、日本、韩国等传统主体市场和印度、美国、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知名度。大力发展国内旅游市场。加大对“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重点客源市场的开拓力度。举办白水洋文化旅游节、中国武夷山国际旅游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与央视《海峡两岸》、《曲艺杂谈》、《请你欣赏》、《走遍中国》、《快乐学汉语》等栏目合作拍摄播放福建旅游,与中国旅游报联合主办“相约海峡西岸、聚焦八闽风光”百家媒体福建旅游采风活动,与福建电视台合作开展“福建最美的乡村”、“福建最佳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全方位地宣传推介福建旅游产品。其次是加大入岛宣传促销拓展客源市场。强化电视宣传,2008年7-12月以及今年5月起,在CCTV4《海峡两岸》栏目等黄金时段投放福建旅游广告;先后邀请闽台旅游踩线团、雄狮旅行社、雄峰旅行社、台湾旅游博客福建采风团、《旅报》、《旅游界》、《旅奇》等台湾重点旅行商和主流媒体到闽考察采访,探讨设计经福建往来两岸线路,包装推销福建旅游产品;依托台湾雄狮旅行社建设目前大陆首个在台对公众直销的网站——“福建海峡旅游网”,在海峡旅游网站开通“金门旅游专区”,推介福建金门、厦门金门联线旅游,同时与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台湾中华资讯软体协会等单位联办第六届海峡两岸信息化论坛,加强两岸旅游信息化更广泛深入的合作;邀请台湾东森、中天、华视、TVBS等台湾地区强势媒体来闽踩线拍摄,宣传推介海峡旅游产品;与台湾“中央通讯社”网站合作开辟《海峡旅游》网页,发布海峡旅游资讯,扩大海峡旅游产品吸引力。

四是凸显先行先试,“金马澎及赴台湾本岛旅游”取得新突破。2008年,福建省赴台旅游好戏连台,首发仪式活动接二连三,是历年最有成效的一年。一是福建成为大陆13个首批赴台游和5个组织首发团赴台旅游的省份之一,厦门成为大陆5个首批周末包机的直航点,并于7月4日组织福建居民组成的首发团乘厦航周末包机赴台湾岛内旅游。二是允许25个赴台游的省市居民可以赴金门、马祖、澎湖旅游,并经金门、马祖、澎湖赴台湾本岛旅游,使福建的金马澎旅游工作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三是福州机场成为我省继厦门之后的又一两岸包机直航航点;四是公安部已经同意在厦门开展暂住人员赴台旅游试点工作,允许在厦门居住一年以上的省外居民在福建办理证件,并赴金马澎和台湾本岛旅游。五是福建赴台游组团社数量进一步扩大,从原来的3家增加到10家,在全省的分布更加广泛,更方便福建居民赴台旅游。

五是形成旅游热潮,“小三通”成两岸双向旅游重要通道。2008年6月19日,台湾岛内居民持有效证件可以经“小三通”往来两岸,为福建吸引更多的台胞来闽旅游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特别是,7月4日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湾本岛旅游以来,我们加大对台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扩大“海峡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并取得可喜的成绩。2008年来闽台胞游客达到98.5万人次,同比增长22.9%。今年第一季度我省接待台胞19.84万人次,比增25.9%,其中,2、3月份接待台胞与同期相比分别增幅41.8%和32.6%。在全国入境旅游人数普遍下滑的情况下,福建能继续保持增长,主要得益于台胞来闽旅游人数的显著增长。同时,我们积极做好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澎湖和台湾岛内旅游工作。截至2009年4底,我省居民赴“金马澎旅游”累计73359人次。去年7月至今年4月,经福建口岸赴台湾本岛旅游人数36012人次,其中1-4月达到29843人次(福建居民16533人次,外省居民13310人次),是去年经福建口岸赴台旅游人数的4.2倍。在这29843人次中有90.1%的游客先择了经“小三通”赴台湾本岛旅游。开展闽台旅游双向交流合作,密切了闽台两岸人民的往来与情感,增强了台胞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为做好台湾人民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小三通”直接往来航线人员往来明显增多,福建已成为海峡两岸双向旅游的重要通道。

六是创新旅游产品,对台旅游结构更加完善。联合设计推广台湾旅游产品和线路。为方便大陆各省市与台湾地区的联线旅游,给两岸旅游业者带来新的商机,我省联合金马澎旅游机构设计推出了9条入闽旅游线路和10条大陆居民经福建连接金马澎并延伸到台湾本岛旅游的精品线路,并已经先后组团赴大陆8个省市开展“百万游客海峡行”大型宣传推介活动,联手拓展福建以外大陆25省市居民赴台游客源市场。这10条线路景点串联丰富,长短线路相宜,海峡旅游特色显著,体现了产品多样性,实现了海空联运,凸显了价格优势。在台湾本岛行程与直航台湾8日游的行程相同,但价格可以便宜1000多元每人。游客不仅可以来福建体验山海画廊的旅游风光,还可通过福建去领略金马澎和台湾本岛的魅力。与台湾省旅行商同业公会联合召开“福建地区—海峡两岸观光产业推介会”,邀请省内各大出境游组团社负责人以及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香港大公报等新闻媒体记者共百余人参会,共同推介台湾旅游产品,提升台湾游在福建的知名度,搭建闽台旅行商合作平台,促进闽台两地旅游业共同发展。

展望未来,福建省旅游部门将把握海峡两岸关系出现新变化的机遇,充分发挥闽台“五缘”优势,着力先行先试,争取更多作为。国务院原则通过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是中央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加强两岸交流合作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进福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福建作为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如何牢牢把握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在两岸旅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和桥梁纽带作用,我们将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主动融入海西发展大局,构筑交流合作前沿平台。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具有得天独厚的“五缘”优势。山海一体、闽台同根、民俗奇异、宗教多元构成了福建旅游的鲜明特色。国务院《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是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是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要求福建充分发挥海西经济区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武夷山、福建土楼、鼓浪屿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我们将着眼全国旅游发展大局,紧紧围绕两岸和平发展的主题,精心培育“海峡旅游”品牌,积极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健全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加快海西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海峡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发挥福建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用好用足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不断扩大“三通”效应,提升旅游合作水平,实现两岸互利共赢,以奋力作为的积极成效,开拓具有海峡西岸特色的先行之路,构筑两岸旅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是深化旅游交流合作,共同培育“海峡旅游”品牌。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十分关心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牵头编制《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出台了《关于支持海峡西岸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把海峡西岸旅游区列为全国“十一五”期间优先发展的12个重点旅游区之首,支持福建成为大陆对台旅游的先试先行省份。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精心培育“海峡旅游”品牌,努力打造海峡西岸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海峡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这些为深化两岸旅游交流合作提供了更为坚实的舞台、更为广阔的空间。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全面加强两岸旅游交流互动,积极拓展旅游合作领域,加快构建两岸旅游共同市场,把福建建设成为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和桥梁纽带。一是深化与浙南、粤东、赣东南的旅游交流合作,建立更加紧密、更加务实的海峡西岸旅游区旅游协作机制。二是加强与赴台旅游25省市的区域旅游合作,通过签署《打造“小三通”黄金旅游通道合作宣言》,开放旅游市场,互设旅游机构,旅游网站链接等措施,积极推动跨省际旅游交流互动。三是加强与台港澳地区的旅游交流合作,加强线路对接、开展联合营销,鼓励双向投资、建立共同市场,积极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我们将立足福建,对接东岸,服务全国,共谋双赢,把海峡西岸旅游区打造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之后的中国第四大旅游区和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三是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携手做大海峡旅游客源市场。深化两岸旅游交流合作,培育海峡旅游共同市场,离不开旅游市场主体的有效作为。一是创新旅游主体的经营方式。积极探索两岸旅游企业之间建立互通互信、互利互惠,互为组团、互为地接等协作关系,支持鼓励两岸旅游企业以产权置换为核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产权多元化。二是积极引进各类旅游市场主体。进一步扩大内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品牌和战略投资者,广泛吸纳境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参与福建旅游产业发展,支持两岸旅游业界来闽设立旅行社或分支机构,鼓励两岸旅游企业实行双向投资,全面提高旅游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三是强化跨领域的旅游交流合作。加强旅游业和航空、传媒、交通、文化、信息等相关领域的交流互动,实现共同发展,相得益彰。四是实行旅游双向互动奖励。近期,我省旅游、财政部门联合出台了赴台旅游和入闽旅游奖励政策,对境内外旅行社组织游客来福建旅游或经福建口岸赴台旅游的实行奖励;同时,我省厦门、泉州、福州等也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政策。我们将敞开胸怀欢迎来自海峡两岸旅游业界的朋友们,齐心协力携手打造“海峡旅游”共同市场。

四是建立诚信互动平台,着力保障“海峡旅游”品质。近年来,闽台旅游业界秉承坦诚相待、相互支持的原则,初步建立了旅游双向合作机制。随着两岸人员往来更加频繁、旅游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建立完善旅游诚信互动机制日显迫切。建议两岸旅游业界假借一年一度的“海峡旅游论坛”这个平台,根据《打造“小三通”黄金旅游通道合作宣言》和《闽台旅游合作品质保障协议》等渠道,召开两岸旅游品质保障联席会议,总结两岸旅游交流合作经验,通报两岸旅游投诉案件受理情况,探讨解决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旅游保险赔偿、导游双向认证、旅游团款结算等问题。同时,建议大陆赴台旅游省市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和台湾旅游机构,加强对赴台旅游组团社和地接社的监督管理,严格要求旅游企业按照旅游行业管理规范和双方合同约定,为广大旅游者提供价廉物美、质价统一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做到不欺客、不宰客、不作虚假广告、不提供超期运输车辆、不降低旅游服务质量;及时帮助解决游客游览工程的困难和问题,对重大旅游纠纷和投诉采取协调一致的合作立场,全力维护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两岸旅游安全保障合作机制,共同制定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做好旅游安全事故等应急处置、紧急救援和善后工作等。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构成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海峡两岸旅游业界更应携手并进,加强交流互动,以最大限度做到共克时坚、合作双赢。我们相信,国务院若干意见的出台,将有力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两岸旅游业界同舟共济、互惠共荣的和谐乐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