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建社科院研究员潘叔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新优势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27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开展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出台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福建社科院研究员潘叔明认为,发达国家一两百年之间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已在我国集中呈现,破解这种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的生态环境问题,“先发展后治理”的欧美国家的老路已走不通了,必须探索出一条绿色惠民的新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去年8月,《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出台,福建成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潘叔明认为,试验区建设不能仅仅着眼于借力中央支持来推动,更要通过先行探索,突破难点、重点,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把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引向纵深。

“作为大气、水、生态全优的最‘绿’省份,福建要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先行区,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新优势。”潘叔明认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必须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发展各个领域和环节,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建立生态保护修复投入和科技支撑保障机制,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产业,推行绿色消费,建立先进科学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机制等。

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潘叔明认为,在生态产品的自然存量方面,一方面需要通过经济和科技手段确定其价值评估,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强勘查、保护、合理开发,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使其价值实现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实施环境生态补偿,调动相关地区的生态保护积极性,合理完成生态价值实现。他建议,积极推动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推行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快构建更多体现生态产品价值、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制度体系。(潘园园 林弋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