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安居之所,也是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
去年,福建省成功实现脱贫260425人,造福工程搬迁15.6万人。在政府的帮助下,又有许多贫困户、受灾户、残疾人欢天喜地地搬进新家。今年,他们终于可以在新房里过百姓最看重的春节了。
记者走近他们,分享他们内心的喜悦与感激。
2017年,温暖的人间故事从这里开始。
“我们的新家多漂亮啊!”大年三十,闽清县坂东镇灾后重建安置点河仁小区37栋1号楼,正在家门口指挥着孩子们贴春联、挂灯笼的刘久棋看着自家三层别墅式小楼房,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当天下午3点多,记者来到坂东镇民德街,眼前宽阔的马路北边,坐落着一排排崭新的小楼房,楼房间绿草茵茵,道路宽敞,小车可以直达每家每户的家门口。这里就是闽清县坂东镇灾后统规统建安置点河仁小区,刚搬进来的居民们正忙着挂灯笼、贴春联。
去年7月9日,“尼伯特”台风带来超强降雨,闽清坂东、省璜等11个乡镇严重受灾。灾后重建是闽清县当年的重点工作,河仁小区是坂东安置点之一,于去年9月开始动工,三个多月后一栋栋崭新的楼房代替了之前的废墟。对于这样巨大的变化,刘久棋深有感触,“没有党和政府,我是做梦都想不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70岁的刘久棋原住在坂东镇坂中村,不到100平方米的土坯房在特大台风中倒塌了。“房子塌了,我的世界也塌了。”刘久棋一度陷入了绝望,灾后,县乡干部承诺不会让灾民无家可归,刘久棋这才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在灾害中,仅我们村就有20多幢房屋被毁,是政府组织力量把我们及时转移出来。”刘久棋说,“一时间,学校、帐篷成了村民的临时住所,救灾物资从四面八方运到灾区,让村民度过了那段最困难的日子。”
按照重建方案,刘久棋被列入统规统建户。春节前夕,重建房屋陆续完工交房,他们在第一时间便搬进了河仁小区。该小区是闽清最大的统规统建点,占地面积44000多平方米,一共有8栋6层的套房和39栋3层的排屋。从2016年9月开工,于2017年1月13日便建成,陆续交到了受灾群众的手中。刘久棋家里人口多,分到了214平方米的排屋。
房子都带有简单装修,村民仅需添置一些家具、电器便可入住。小区还建有活动中心,现在正在陆续修建社区卫生所和幼儿园,完善基础设施。刘久棋和家人感慨,要不是政府帮助,他估计要一辈子借住亲戚家了。
“房子又大又结实,再大的风雨,我们也能安心睡觉了。我和老伴儿住一楼,儿子一家住楼上。”搬进新居,刘久棋满心欢喜,他带着记者楼上楼下、屋里屋外到处看。“楼梯旁边这个杂物间是用来放农具的。这个小区就挨着坂东镇区,上街购物或是下地干活都很方便。”
“不管买或自建一套这么大的房子,起码要七八十万元,我们一家不吃不喝也负担不起。政府补贴后,我只掏了25万元就住了进来。小区像花园,我们出了家门就进了花园。”刘久棋告诉记者,自己1月13号拿到新房钥匙,15号全家就高高兴兴搬入新家。“现在好了,我们一家生活、工作都不成问题。”展望来年,刘久棋信心满满,“我儿子在附近一家单位开车,一个月扣除五险一金,还有2000多元工资,儿媳妇也有正式工作,我和老伴在家做些农活补贴家用,一年下来家里有6万多元的收入,生活还算不错。虽然买新房花费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借了几万元,但有稳定的收入,借的钱几年就可以还清了。”
“年夜饭好了。”随着乡村鞭炮声的响起,刘久棋和老伴将一道道富有当地特色的菜肴端上大桌,斟上一杯家酿米酒,一家老少围坐在一起,相互祝福,喜迎鸡年新春!(魏桂莲 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