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本届“6·18”114个推介项目精彩纷呈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20
除集中签约的30个项目外,本届“6·18”福建省还重点推出了114个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其中农业产业项目56个、林业产业项目23个、海洋与渔业产业项目28个、水利产业项目7个,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五大类型:

一是可替代抗生素的酶制剂、抗菌肽、蛋白原、免疫增强剂等产业化项目。如大黄鱼抗菌肽产品项目,获得了农业部批准的首个海洋动物抗菌肽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可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其中的大黄鱼饲料添加剂产品可替代或显著降低饲料中抗生素用量。又如生物源纤维蛋白快速止血贴项目,以猪血为基础原材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从中分离提取高纯度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生产出使用方便、快速止血、可自行降解的新型止血贴。

二是新型绿色生物农药、疫苗、兽药、饲料、肥料、杀菌剂、改良剂等产业化项目。如害虫害螨天敌产品项目,通过释放携带致病菌的捕食螨,可有效控制红蜘蛛等害螨和木虱、蚜虫等害虫,减少农药使用量50%以上。又如青枯病植物疫苗项目,中试产品可提升种苗抗病力70%,减少农药使用量80%。又如家禽重要疫病疫苗项目,获得了国家新兽药证书,具有一针防多病效果,可提高鸡、鸭、鹅成活率20%以上。又如超微粉中兽药项目,能显著提高鸡鸭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

三是利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先进技术培育选育的动植物优良品种及配套技术种业产业化项目。如食用型花生和油用型花生新品种产业化项目,经过15年的筛选、鉴定、品比、区试,育成了优质高产、高蛋白、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用型花生新品种3个、油用型花生新品种2个,并集成优化配套栽培技术,建立了原种、良种繁育基地和高产示范推广基地。又如南方肉用型鸭健康养殖产业化项目,采用全网床结合发酵床新技术饲养肉鸭,摆脱传统养殖方法对水面的依赖,减少了水域污染,已形成年产2000万只肉鸭的养殖规模,年产值5亿多元,带动农户增收5000多万元。又如日本囊对虾“闽海1号”项目,是2014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我国第一个日本囊对虾新品种,已在福建省沿海进行示范养殖,可在我国沿海对虾养殖区推广。

四是利用生物技术改造的农林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如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项目,已筛选出一批优质微生物菌株,研发了20多种果蔬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设计出整套全自动化生产装备,可产业化生产广受市场欢迎的功能性饮料。又如竹纤维制备项目,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创新了竹材深度脱除木质素和半纤维的关键技术,实现了竹纤维在纺织、包装、装饰等行业的高值化应用,在全国重点竹产区10多家大型企业推广,新增利润7.3亿元。

五是农林水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利用产业化项目。如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项目,采用微生物发酵菌、发酵床生化处理技术,既可解决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问题,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又可生产大量高效有机肥。又如海洋生物源胶原肽项目,突破了低值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利用关键技术,以海洋生物下脚料为原料,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海洋生物源胶原肽,产品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又如麸酸尾液生产绿色肥料项目,利用味精生产排出的废液加工系列绿色环保复混肥,可有效解决麸酸废水治理难题,变废为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