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5时许,开善乡接到灾情电话,大灾面前,乡全体党员干部在乡党委书记暨芳的带领下,迅速成立信息、后勤、交通三个组,通知排查险情,清理进村路障,维持现场秩序……
几乎同时,刚带队出警归来的泰宁消防大队大队长、党员涂建煌接到报警消息,带领两车24人火速赶往事故现场。
此时,工程车还未到,涂建煌组织官兵动手清除通往事故现场多处路障,到达距离事故现场约3公里处,由于塌方面积较大,他当即决定大家携带救援装备徒步赶往事故现场,成为到场处置的第一支专业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他立即部署,命令一组由党员组成的突击队深入核心地区救援,另一组负责疏散其他群众并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
救援至今,福建全省消防部队调集50台消防车359名官兵参加救援,其中党员官兵就有286名。
通往救援现场的一座双车道桥梁坍塌,8日18时50分,陆军第31集团军某旅工化营50余名官兵经长达6个多小时的急行军,抵达任务地域后紧急展开架桥作业。经一个多小时紧张战斗,建起一座长30米、宽3.75米的应急桥梁。
9日,现场雨势不减,救援难度增加。武警水电指挥部副司令员杨全刚带指挥部专家指导组一行8人,紧急赶赴一线加强救援技术指导。武警交通部队官兵轮番作业,对滑坡体结构复杂的核心区域实施精准搜救。武警泰宁森林大队成立10人党员突击队,深入危险区域展开救援。
“全局同志都在各塌方路段坚守,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身先士卒。”9日7时,记者在进入受灾现场的一块塌方处,遇到泰宁县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廖冬健。他拖着装满雨水的鞋子坚守在滑坡地段,一边观察边坡是否有石块坠落,一边指挥救灾车辆快速通过危险地段。在城关通往开善乡池潭村救援现场道路上,廖冬健持续值守20多个小时。
“事故发生前,连下了几天大雨,全所干警脑子里的弦一直都紧绷着。”8日5时许,开善派出所所长、党员邓寿福接到警情后,立即带领民警苏建强、协勤江健赶往事故现场,由于道路多处塌方,邓寿福马上联系当地的铲车,并找来油锯、镰刀等工具一路清碍,至7时许,与乡党员干部协力抢通了开善乡所在地到事故现场的公路,确保首批救护车、救援机械通往现场。
泰宁县公安局全局民警坚守在各个危险路段,指挥交通,保障大型救援车辆顺利及时到达救援现场。全体民警已连续奋战3昼夜。
持续强降雨,对受灾地区通信网络造成严重影响。福建联通第一时间启动抢险应急预案,组织抢修队伍赶赴受灾点。由三明联通5名党员组成的先锋队克服道路中断阻碍,率先赶赴泰宁受灾地区,连夜抢通池潭水电站抢险现场的通信信号,并于9日晚在事故区域各增加一个3G、4G应急通信基站,保障现场大流量数据通信的畅通。(本报记者 项裕兴 陈亮 吴柳滔 通讯员 邱灿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