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中宣部部署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20周年。20年来,根据中央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福建省持续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每年选择一个乡镇举行启动仪式,并不断充实活动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创新帮扶机制,着力在精准地“送”、合理地“建”、扎实地“种”上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三下乡”活动已经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成为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1月8日上午,2016年福建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拉开了序幕。省主会场活动设在武夷山市五夫镇,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文化厅、省卫计委、省科协等15家单位主办,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等35家单位联合承办。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以及福建全省有农村的县(市、区)共88个分会场也都于春节前陆续启动了本地的“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
今年的“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的特色亮点:
一是围绕中心紧。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来展开,活动现场通过分发宣传折页、展板展示、业余宣讲团现场宣讲等形式,面对面地开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
二是参与单位多。省直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参与“三下乡”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共有50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作为省主会场的主办、联办单位。福建全省共有88个设区市、县(市、区)分会场启动集中服务活动。
三是筹措资金多。各主办、联办单位从人、财、物等各个方面,对集中服务活动主、分会场所在地乡镇给予实质性的帮扶和支持。省组委会共筹集捐赠款物折合资金共计1662.98万元。
四是惠民力度大。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乡镇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医疗卫生设备、文化设施、科普设施的配备等,为文化科技卫生“常下乡”“常在乡”打好基础。省组委会为主会场和设区市及平潭分会场所在地乡镇卫生院各配备1辆“医疗巡诊车”,用于临床急救转诊、分娩接送、卫生下乡巡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检查等服务;为10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各建设1个群众文化小广场;为78个县(市、区)分会场所在地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0个群众文化小广场各配备1套移动式多媒体播放设备,用于乡镇综合文化站开展文体活动,乡镇宣传委员到所辖村居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抢救福建省濒危戏曲剧种。
五是服务内容广。省、市、县、区分别组织了书法家下基层送春联服务队、专家义诊医疗服务队、科技专家咨询服务队、扶残助残服务队、政策宣讲服务队等咨询服务活动,开展科普宣讲、知识竞答、文艺演出、健康义诊、农技辅导、法律咨询等活动,服务内容涉及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六是推动常态化。为服务农民建立帮扶机制,协调省、市、县、乡四级医院签订帮扶协议,并制定了推动医院送医送药下乡常态化的相关计划。
七是加强资金监管。为加强资金的监管,福建省委宣传部将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省组委会筹集款物的到位及使用情况进行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