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该系统已覆盖福建全省9个设区市,实际完成福建全省150多个景点、旅游集散地、公共场所的客流监测及统计分析,其中包括国家局要求的44个省内重点景区实时监测数据。
据了解,福建省重点景区的游客流量监测和服务系统于2013年7月开始建设,同年11月上线,分批接入景区数据;并于今年4月完成国家旅游局平台的接口对接工作。
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系统推广后,眼前的好处是为旅游管理服务,不需要人工汇总游客流量,可以估算出景区拥挤度,为景区人流疏导服务。同时,还可根据系统监测到的游客来源地、逗留时长、过夜数等信息数据为市场营销服务,服务对象包括管理部门、景区、酒店。今后还可向公共服务延伸,为游客服务,提供游玩规划支持。
那么途经景区的人群,会不会也被系统识别为游客?该负责人释疑道,系统建设及运行过程中,游客数据校准也是工作的重点之一。首先要排除短暂停留或路过人群,定义只有进入景区时长超过一定时间,才算游客,同时统计并剔除常住用户。通过与景区沟通结合实地了解情况,进一步合理划分景区区域,调整监测基站数量。
针对封闭性景区售票数与游客数高度吻合的特点,将景区售票数与监测数据进行比对,对监测系统算法进行多次优化,比如针对鼓浪屿、东山等景区。
此外,为全面发挥景区实时流量监测系统作用,福建省正进行手机客户端开发,为移动端用户服务,扩大游客监测系统的服务范围,把旅游管理应用进一步延伸到旅游公共服务领域。(蒋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