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0日从省环保厅获悉,在3月中旬开始至今的环保专项检查中,福建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17842人次,检查企业6020家次,查处违法排污企业843家。其中,立案处罚违法排污案件260个,已移送公安部门侦办12个 (相当于去年之前一两年的数量),挂牌督办101个。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大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环保核查不是环保喝茶,不动真格不如不做。”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和基层人情执法,此次省环保厅派出4个驻点督查组和2个巡查督导组,做到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直接督查。同时采取“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等,做到不留死角;推行“明查与暗查相结合、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昼查与夜查相结合、工作日查与节假日查相结合、晴天查与雨天查相结合”等方式,对重点污染企业甚至实行驻厂监督,坚决不走过场。
“去哪家企业督查都是高度机密,事先连督查组都不知道,为的就是防备企业早做准备。”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督查过程中,环保“黑猫警长”还和污染企业玩起“躲猫猫”,“我们经常不分昼夜搞突然袭击,查完过一两天又‘杀回马枪’,有的甚至‘三进三出’,让污染企业防不胜防。”
环保风暴动真格,发现了哪些问题?“重金属违法排污现象严重最让人担忧。”该负责人表示,此次专项检查涉及大气、流域、重金属等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隐患最为突出,违法排污现象时有发生,私设暗管偷排偷放、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等屡禁不止。据了解,此次移送公安部门侦办的12家污染企业全部都是重金属污染企业。
“宁做恶人,不做罪人,向污染宣战,绝不手软。”该负责人透露,今后福建省还将建立长效机制,保持高压态势,让环保执法从一两场风暴变为频刮的“四季风”。
记者手记>>>
铁腕治污要从转变“官念”开始
向污染宣战,既是一种态度,更要付诸行动。值得欣慰的是,福建省环保部门敢于亮剑,对污染企业毫不手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移送公安部门的案件相当于去年之前一两年的数量,污染企业闻风丧胆,百姓拍手称快。
然而,一些地方仍然为了发展,不忍心对污染“铁腕”。记者注意到,在挂牌督办的101个环境问题中,仅省级挂牌督办的就有63个,然而9个设区市除了泉州、三明两地挂牌督办了38家污染企业外,其他7个设区市均没有挂牌督办一家污染企业。
福建被确定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骄傲更是责任,意味着新的起点和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环保部门转变观念,不唱红脸敢唱黑脸,更需要地方政府转变“官念”,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政绩观,既要“温饱”更要“环保”,既要“小康”更要“健康”,清新之路才能越走越宽。(潘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