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平安渔业 保一方安全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46

福建省有渔船近6万艘,渔民100多万人。有效地管理数量庞大的渔船,全力保障渔业安全,一直是省海洋与渔业厅努力追求的目标。

通过建章立制、严格执法、提高渔船科技装备、加大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福建省保持了渔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的势头。2011~2013年,省海洋与渔业厅连续3年被省政府表彰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

建章立制 环环相扣

“渔业安全生产涉及许多环节,只有环环相扣,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生产有章可循。”一位多年从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人员介绍,为落实渔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省海洋与渔业厅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船东船长主体责任,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单位、每个人。

为推动渔业船舶船东船长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从2010年8月开始,福建省开展44.1千瓦以上渔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经过3年的努力,福建全省共有7717艘渔船参加标准化建设活动,覆盖率和考核确认率均为100%,4家厅属企业、13家远洋渔业企业达到三级以上标准。

同时,为进一步厘清责任、区分渔船水上事故、明确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2011年颁布的《福建省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第一次以规范性文件形式明确渔船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和主体责任的职责,特别是对船长、渔船生产经营主体以及从业人员的职责和渔船、船员的安全行为规范做出详细规定,是规范和指导福建全省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管理的纲领性文件。福建省相继制定出台的《福建省渔船进出渔港签证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海上渔船安全执法监管工作的意见》、《福建省海上渔业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管理办法》、《福建省沿海渔村渔船安全协管员管理办法》、《福建省渔业船舶水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福建省渔业船舶救助专项补助暂行办法》、《福建省处置涉外涉台渔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了渔业安全管控和应急处置工作有章可循。

科技投入 渔船配备新武装

从旧时靠经验航行,到如今以科技取胜,渔船装备的提升让渔业安全也越来越有保障。

近几年来,福建省持续推进海上渔业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在福建全省3万多艘海上作业渔船上安装具有卫星定位、一键报警和通信功能的安全应急终端。渔船一旦出事或遇险,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向指挥系统报警,指挥平台上会显示报警渔船位置和渔船信息,各级应急指挥中心可立即调度指挥周边渔船实施就近救援。同时还在60马力以上渔船安装AIS渔船自动识别系统(即避碰系统),当安装有该系统的二船靠近时,会自动报警,报警的距离可以自行设定,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碰撞事故的发生。应急指挥系统2010年投入运行以来,共组织救助渔船232起,救助人员2168名,挽回经济损失3.6亿元。

在应急处置中,省海洋与渔业厅也紧紧抓住海况信息播报、水上安全管理协作和水上抢险救助奖励补助几个环节,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一是由该单位安办、应急指挥中心等部门联合组成应急处置小组,接到险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过部门会商、联系过往渔船协助搜救、制作遇险船只漂流轨迹和现场协助搜救指挥等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渔民生

命财产损失。二是省海洋预报台加密监测,并通过短信平台和“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及时将天气预报、海况信息等预报资料发送给渔民和养殖户。三是与海事等部门密切协作,在电子海图提供、海上搜救等方面相互支持配合,极大提高了福建省水上应急处置能力。四是为使出事渔船能及时得到救助,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渔船参与救助遇险船只补助,鼓励渔船间互救互助。2012-2013年已发放参与水上抢险救助先进单位和个人奖励、补助资金395万元。

同时,针对福建省捕捞渔船小、抗风险能力不高的问题,鼓励渔民对渔船进行“小改大、木改钢”,并给予补助。

执法与宣传 齐头并进

渔业安全生产建设离不开严格执法,渔业安全生产建设更离不开渔民安全意识的提高。

为此,省海洋与渔业厅出台《关于加强海上渔船安全执法监管工作的意见》,突出抓好以修造船厂为重点的源头管理;突出抓好以“三无”船舶整治为重点的隐患排查,联合省交通运输厅等职能部门开展“三无”船舶清理整顿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水上安全生产秩序。

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每年在福建全省开展打击非法违法从事渔业生产经营行为专项行动。2013年专项行动期间,福建全省共开展执法行动2010次,检查渔港1473个,检查渔船20499艘次,查处三证不齐等违法违规船舶468艘次、“三无”船舶14艘,罚款158.6万元。

渔业安全宣讲方式不断创新。召开福建全省船长村长镇长渔业安全生产座谈会,开展商船渔船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深入渔区将安全送到家门口”活动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