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公平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应纠正畸轻畸重的观念,真正做到一视同仁,让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就需要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着手,以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破除“玻璃门”、“弹簧门”现象,以健全的产权保护制度,确保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财产权同样受到保护。具体而言,必须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隐性壁垒,让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同时,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和惩处各类违规实行优惠政策行为,对地方保护、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说不。
市场是高效配置资源的最佳形式,现实中,由于边界不清晰,政府部门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对微观经济事务干预过多,造成了审批事项杂、行政“中梗阻”、“熟人经济”等问题,降低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市场“无形的手”要发挥作用,政府“有形的手”就不能伸得过长。因而,政府应进一步简政放权、提升效能,真正做到放开审批的手、瞪大监管的眼、做好服务的事。必须下大力气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方面,能减的减到位,该放的大胆放,不避重就轻,更不能明放暗不放;另一方面,革故鼎新不能只做减法,政府部门对该管的还要管好,将更多精力放到事中事后监管,由审批转向监管与服务上来。
建立各类市场主体做大做优做强的体制机制,促进其转型提升,真正做到既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又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这是打造优良市场环境的一大重点。从宏观层面看,必须让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发挥作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项目、技术、资本、人才与产业对接的长效机制。从微观层面看,一方面,需要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长效激励与约束考核机制,促进企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另一方面,加强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市场化服务平台,形成民企以多种方式进入基础产业、社会事业以及特许经营领域的体制机制。此外,推动资本流动和重组,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打造公平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就能使各种所有制经济百舸争流,有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