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创新驱动八闽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13
新春伊始,就有好消息传来:2013年,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预计达3100亿元,同比增长13.7%,占GDP比重达14.1%。

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路上,福建可谓快马加鞭。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市场价值导向、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福建制造”大步迈向“福建智造”。

  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永林竹业有限公司重组材生产基地坐落于永安市曹远镇大兴工业园区内,占地5万多平方米。该公司以直径小、壁薄中空的竹子为原料,生产幅面大、强度高、不变形的板材,这本是世界性难题,公司科研团队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成功研发热压机,通过这种机器的处理,生产出竹重组成型板材,而且竹材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节约能耗30%以上。

永林竹业成立仅8年,已承担多项国家星火计划、省区域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公司生产部经理陈林碧介绍,2013年公司销售收入约5000万元,同比增长42.9%。

近年来,福建省科技创新亮点频现,永林竹业的成果是其中之一。

据科技部数据,目前,福建省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5位。科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有力支撑了福建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去年,福建省推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和创投基金的引领作用,带动社会投资。全年安排经费1.74亿元,组织实施137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重大项目,开展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在汽车玻璃深加工、自动化IAP技术平台应用、海洋生物加工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去年,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850亿元,同比增长25%,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卫星导航产业将是我国发展最快的新型高端电子信息产业之一。福建星海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省科技重大专项“北斗二代卫星导航核心器件与终端的研制及其产业化”,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导航定位、系统集成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项目在海洋渔业、气象等行业部署了100多个终端,并在车联网等领域得到应用,已实现产值1887万元。

类似的企业在福建省还有不少。福建省通过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形成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新亮点。2013年,福建省共集中1.2亿元省级科技经费,带动社会各界投入3.6亿元,组织实施了大型锂电池储能系统、3D打印关键技术等10个省级科技重大专项。

  让企业乐当创新主体

去年11月,在省科技重大专项“环境友好型饲料关键技术集成及其产业化开发”专家验收会上,这个项目的实施成效令专家惊喜:整体达到我国同类研究项目的领先水平,仅实施3年,新增产值即高达36.3亿元,新增利润1.1621亿元。

这个项目以福建省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实施主体,由18家联盟成员单位、70多名研发团队成员完成。“企业充当项目主导,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项目主要牵头单位福建省龙华集团饲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丽莉说。

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福建省突出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立项机制,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企业创新提供服务,引导创新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凡是产品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工程化研究项目,原则上由企业牵头组织实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和承担原创性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项目研究。

除自然科学基金外,去年新上省级科技项目中,由企业牵头或为主承担的项目经费占总经费比重达75.1%。目前,福建全省89.5%的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

去年,福建省新修订的《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福建省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出台了《福建福建省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实施办法》,实施创新驱动、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等专项,开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8项重点工作等,企业科技创新环境更加完善。

去年,福建全省依托企业建设了272家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3家企业重点实验室,推进了614项省级重点技改项目;1-11月,累计完成技改投资2865亿元、同比增长37.5%,企业实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29.9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26.4亿元,形成“创新投入-政策支持-再投入”的良性循环。

资金不足是多数中小企业持续创新的最大难题。福建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疏通融资渠道,去年,制定科技支行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科技支行虚拟风险池管理办法等,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自主创新的信贷支持;福州、三明、漳州、泉州4个设区市设立的科技支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累计发放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约1.3亿元。

  集聚国内外创新力量

人才,是创新突破的关键因素。

永林竹业创业创新团队的带头人周建华是从浙江引进的,团队里有博士、“海归”和5名国家工程院院士。正是这样一支在科研上有高度的团队,才攻克了我国在竹子加工方面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全面提升了福建省乃至全国竹材加工产业技术水平。

周建华创业创新团队是福建省第二批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团队之一。一年来,福建省继续引进符合产业需求、产业化前景强的创新团队,尤其重视“创新团队+创新项目”的捆绑式整体引进,以突破科研成果转化难问题。去年12月,18个团队、79名个人以及23名国家“千人计划”人选,入选福建省第三批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

为了吸引全球创新人才,去年5月,福建省“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正式实施,5年内,省、市、县三级财政将投入人才经费100亿元。同时,福建省出台政策支持创新团队、人才优先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针对驻福建省的国家级大院大所偏少这一情况,福建省在产学研用合作方面走机制创新之路,促进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向福建省集聚,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夯实基础。仅去年,福建省就安排科技经费7720万元,支持欧中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中心等11家重大研发机构落地,其中,福建奔驰汽车研发中心成为德国戴姆勒集团在海外唯一的商务车研发机构。

作为国内装备制造业研究领军院所、科技型企业,机械总院在三明设海西分院,成为央企在闽落地的首家研发机构。该院去年1月落户后,相继实施多个国内首创或首台套高端装备项目,并导入国家级检测资质、标准资质、服务设备,为三明打造汽车及零配件千亿元产业集群提供支撑。

福建正以开阔的胸怀,广泛集聚国内外创新力量,推动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与福建产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自主创新的文章越写越精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