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主要面对中小微企业。此前,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天津滨海、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4个高新区试点,已有355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去年12月14日,国务院决定将中小企业股份转让试点扩大至全国。去年12月31日,“新三板”开始面向全国接受企业挂牌申请。“这意味着企业在主板和创业板之外,又多了一条融资渠道,是国家鼓励创新、创业型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促进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举措。”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福建区域负责人王莹表示。
闽保股份是福州第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专门从事信息安全领域软件产品的研发、销售,系统集成行业应用以及信息安全服务。董事长林章威透露,公司计划6月启动第一轮融资,用于金融、军工领域的市场开拓,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首批受益的福建企业多为高新技术企业。除闽保股份外,其他7家均为厦门企业,分别为求实智能、三炬生物、天泉鑫膜科技、蓝斯通信、超宇环保、英诺尔电子、光莆电子。
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目前福建全省已有60多家企业筹备登陆“新三板”。为鼓励支持创新型企业到“新三板”挂牌,各地纷纷推出激励政策,福州、泉州、厦门高新区企业可获得约100万元的财政补贴。
“‘新三板’具有挂牌门槛低、效率高、融资便捷等特点。”兴业证券场外市场部副总经理林威说,“新三板”挂牌不设盈利要求,注册资本仅需500万元以上;挂牌快,从券商进场辅导算起,一般只需6个月左右;企业可应用定向增资、公司债、可转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多种融资工具,实现小额快速按需融资,还有更多的机会转入主板市场交易。
“通过采取规范化的管理和信息披露机制,企业的治理水平将显著提高,银行信贷规模也将进一步放大。”林章威表示。
目前,福建省的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有600多家,多为中小企业。“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目前尚不能达到上市条件又有股权融资、股权转让意向的企业,到‘新三板’挂牌,让更多企业分享其扩容政策所释放的改革红利。”省发展改革委股证处负责人表示。(王永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