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发挥优势 创新驱动 突破薄弱环节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23
去年,福建省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令人振奋。代表委员表示,目前,福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必须保持比全国更高一点的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速度,全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发挥优势,“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要紧紧抓住福建全面实施‘三规划两方案’的机遇,充分发挥好对台、生态、民营经济、海洋经济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拓展发展空间。”

“要积极实施深化五大战役重点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三维’对接,激活多元投资。”

“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决定着今年福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让‘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

近年来,福建省GDP增长速度比全国高2至3个百分点,代表委员充满信心地表示,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保持比全国高一点的发展速度,完全符合中央要求和福建实际,完全符合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完全有条件、有把握实现。

“上月,神华罗源湾2×1000兆瓦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新建项目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神华福建能源公司拥有在建和运营装机容量达到524万千瓦,神华在海峡西岸的战略布局已初步形成。”福建省人大代表、神华福建能源公司总经理刘志江说,福建特殊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为央企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大大增添了我们在福建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新的一年,我们将加快为福建发展提供高品质清洁绿色能源。

“如今,我们明显地感觉金融对福建支持的力度更大了,福建对全国各地人才的吸引力更大了。”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建正荣集团董事局主席欧宗荣说,福建民营经济占福建全省经济总量比重达67.2%,这是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的成果。他建议,要把省内丰富的民间资本存量进一步调动起来,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打破准入壁垒,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更好地为打造经济升级版服务。

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发展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但只有有质量和效益的速度,才能可持续。创新驱动,是福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所在。

代表委员认为,与先进省份相比,福建产业竞争力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还不够强,市场占有量不够大,科技含量不够高。政府投资不应撒胡椒面,应在改造、提升和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质量。

“近年来,一批中小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企业缺乏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很多企业规模偏小,研发能力不足,不能形成集群效应和规模发展。”福建省政协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杜民建议,应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产品为纽带,形成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联盟,联合攻克关键部分,突破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区域合作机制。

近年来,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和科技兴贸战略实施的推动下,福建省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增势强劲,成为拉动福建外贸增长的主要力量,但高新技术产品贸易规模仍有待提高。对此,代表委员建议,福建省应该从战略的高度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政策,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地域规划、产品结构和方式的引导,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均衡发展,使其真正成为福建对外贸易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福建省民营经济在出口增长势头方面具有发展潜力,但在出口占比中处于劣势,代表委员建议,政府在政策、科研经费的资助和配额、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和人才培训等方面,应给予福建省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同等待遇和实质帮助,并帮助有条件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建立行业协会,规范进出口贸易行为。

创新驱动,不但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要加快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模式。

福建省人大代表、莆田怡丰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明霞认为,福建省文化、旅游、信息、健康和网络消费等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模式正在形成,前景可期,政府应及时在制度、政策上“放水养鱼”。

信息消费作为居民消费系统中的一个新生消费品种迅速崛起,洪嘉恩委员建议,要从信息消费最根源、关系最密切的教育着手,建立公共的“教育云平台”,将福建全省最优秀教师的课件、讲课的录像、习题等优秀资源汇总,放在“云端”,让所有“非名校”甚至乡村的孩子,都能享受与名校同等的教育水平。提高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平衡度,真正将信息消费推广、惠及边远区域的群众。

突破薄弱环节,向深化改革要红利

代表委员认为,保持发展的速度与质量,重点应更多地放在突破薄弱环节上,放在为长远发展打基础上。

近年来,福建省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4000公里,但中西部基础设施仍较落后。福建省人大代表、德化县长欧阳秋虹及福建省人大代表、古田县长谢再春建议,要进一步支持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福建全省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加快建设贯通中部的通道,打通整条海陆通道,激活中西部经济。

“去年福建省扶贫开发力度为历年最大,我们贫困县都很受益。”来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代表委员纷纷建议,要共建山海协作产业园区,实现产业互动、合作共赢;要充分利用高速公路、铁路通车为山区带来的发展契机,在项目上给予贫困地区更大的支持,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要特别关注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贫困村饮水、道路、用电等方面的问题。

拉动消费离不开收入增长,要着力拉长农民收入增长的“短腿”。

福建省人大代表、永安市小陶镇五一村党支部书记许光园表示,设施农业使农民的收入成倍增加,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力度,通过提高农民增收的幅度来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近年来福建省农民工资性收入在全部收入中占据较大比例,但由于文化和技能不足,就业能力和劳动报酬水平低下,其打工收入增长具有局限性。代表委员建议,要做好规划设计,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通过加强培训、农产品深加工、盘活土地资源等举措,主动将农业融入二、三产业中,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来提高农民的持续增收能力。

代表委员还提出,要进一步优化福建省三次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他们认为,目前,福建省服务业占比为39.5%,比例偏低,要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发展水平,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努力实现“十二五”服务业占比42%的规划目标;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引导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国有文化集团上市工作,推动福建全省文化产业大发展。

代表委员表示,充分释放福建发展的巨大潜力离不开改革这个强大动力,应当向深化改革要红利,努力推动福建经济持续健康前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