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建省实现福建全省农村有线广播“县、乡、村三级联播联控”

来自:新华网福建频道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41

核心提示:新中国成立后直至改革开放头十几年,农村有线广播曾经是我国广大农村的宣传主渠道和农民的知心朋友。但随着电视的普及和网络的出现,农村有线广播先是逐步被无线调频、中波广播所代替;尔后不多久,农村广播更几乎是无声无息地逐步消失了。近几年,人们在实践中开始认识到,与电视和网络相比,农村有线广播也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不可替代性。于是福建省向浙江省等先进省份学习,开始用高科技设备来武装有线广播,从2011年实现福建全省有线广播“村村响”,到2013年实现福建全省“县、乡、村三级联播联控”。农村有线广播这个古老的工具,重新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力载体!

同抓试点

2011年,在福建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福建省广电局与各地市、县广电局通力合作,完成了福建全省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并通过全面验收。在此基础上,省广电局着手制订“县、乡、村三级广播联播联控”工作方案,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有线广播的受益面和时效性。这是一项富有创新精神的文化惠民工程。

此时,刚刚用两年时间、捐资200万元、协助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完成福建全省100个农家书屋建设的省扶贫“两会”得到这个信息,马上与省广电局磋商,决定在2012年捐资100万元,为100个老区和贫困地区的乡镇建设新型设备的广播室,具体实施由省广电局负责。省扶贫“两会”这种“雪中送炭”的作法,揭开了两家合作进行“县、乡、村三级广播联播联控”试点的序幕。因为要实现县、乡、村三级广播联播联控,当前的关键在于首先加强乡镇一级广播室的建设,这样才能在“县”和“村”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试点分布为:龙岩市20个(含长汀、连城),宁德市20个(含霞浦、柘荣),南平市15个(含光泽、邵武),三明市15个(含建宁、泰宁)、福州市10个(放在永泰)、莆田市10个(含仙游、涵江)、泉州市10个(含德化、安溪)。

经过半年的认真筹备,对于选购百套“广播联播联控专用设备”,已完成招标投标,并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2012年11月1日,省扶贫“两会”和省广电局联合在长汀县河田镇召开“共建百个乡镇广播室”启动仪式。省扶贫两会会长、原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陈增光、执行会长林鼎富和省广电局局长陈必滔、副局长庄志松等到会,对下阶段工作作出具体部署。此后这项工作迅速展开,到2013年初百个乡镇广播室已建成并实行全面验收。

福建全省铺开

省扶贫“两会”和省广电局共同抓100个乡镇广播室示范点建设的工作,得到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时兼任副省长的福建省委常委陈桦同志,在省扶贫“两会”上送的一份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省扶贫‘两会’积极支持老区、贫困地区乡镇广播室示范建设,对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老同志们情系老区群众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学习。广电系统同志要积极支持‘两会’开展示范建设,管好用好乡镇广播室,提高对群众的服务水平”。福建省委、省政府还决定进一步推进福建全省农村有线广播应急预警系统建设,并列入2013年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省广电局根据福建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2012年一百个乡镇广播室示范建设的经验,制订了“福建省农村有线广播应急预警系统实施方案”。决定为福建全省888个乡镇(街道)(不包括厦门市的13个乡镇和4个街道)建设广播室,同时将76个县级(不包括厦门4个区)机房纳入建设范围,实现农村有线广播县乡村三级联播联控和应急预警功能。要求以县(市、区)为一个独立系统,采用有线电视网络光缆传输的方式,实现转播各级广播节目和应急插播紧急通知、警报信号等各类信息到所辖乡镇、行政村。

在“实施方案”中,明确了省广电局、各级网络公司、各级地方政府、各地广电行政主管部门的不同责任,要求在2013年底前完成施工,2014年第一季度前完成全面验收。省政府统一安排建设补助资金1396万元。设区市和县两级筹备配套资金。省扶贫两会决定再次提供100万元,加上省老区办提供的10万元,在2013年助推福建全省老区、贫困地区110个乡镇广播室建设。对于福建全省数千万元的资金来说,省扶贫“两会”两年提供的200万元也只能算是“添砖加瓦”;但因为这种添加的“砖”和“瓦”被放置在关键的地方,所以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据省广电局统计,截至2013年12月上旬,福建全省已完成所有县级和96%乡镇广播室设备安装,实现县乡村三级联播联控。

相关阅读